[发明专利]一种化妆品中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的高通量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4122.7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4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贾昌平;李华露;闵春艳;陈卫;张珊珊;郑佳新;郑梅;张斌;陆林玲;钟水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药品检验检测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72 |
代理公司: | 苏州吴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4 | 代理人: | 朱亮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妆品 糖皮质激素 性激素 通量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妆品中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的高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将供试品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溶解,乙腈萃取,固相萃取小柱除杂后,C18色谱柱分离,根据采集的化合物一级精密质量数,Mass Hunter工作站计算生成化合物分子式,并与表1中数据信息比对,完成初步筛查,对检出可疑物获得其对照品再次进样,比较供试品和对照品的色谱行为、质谱规律综合加以确证。通过一次实验即完成筛查化妆品中287种糖皮质激素及174种性激素,实现对461种激素类物质的高通量筛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分析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化妆品中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的高通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糖皮质激素是一大类甾体化合物,具有强大的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抗过敏等作用,应用于化妆品,可产生祛痘、抗敏、祛斑、嫩肤、美白等功效,但是长期使用会有很大的副作用,甚至导致毁容。所以,国家明令禁止化妆品中添加糖皮质激素。鉴于糖皮质激素的良好效果,不法分子会将其添加进日用化妆品中,蒙蔽消费者。目前市场上糖皮质激素类化合物有约300种,理论上这些化合物都有可能被添加进化妆品中,国家检验标准并不能检验出全部的糖皮质激素:化妆品中四十一种糖皮质激素的测定(GB/T 24800.2-2009)及化妆品中激素类成分的检测方法(2019年第66号)共检测了50种糖皮质激素,这会造成极大的监管漏洞。
性激素是指生物体合成的甾体激素,分为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三大类,用于调节各项生理机能。不合理的性激素摄入,会引起内分泌失调、新陈代谢紊乱、女性月经不调等病症,有的性激素具有致癌性。我国现行法规明确禁止化妆品中添加性激素。在我国现行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收录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检验化妆品中雌三醇等7种组分。化妆品中激素类成分的检测方法(2019年第66号)则包含了13种性激素的检测方法。目前已知的雌激素类化合物有约35种,孕激素90种,雄性激素49种。生产过程中,这些化合物都有可能被不法分子添加进化妆品中,所以,现有检测方法同样存在缺陷。
虽然糖皮质激素及性激素数量众多,但是结构母核相近,所以,他们在液相色谱中的保留行为近似,现行常用检测方法均采用C18色谱柱用于分离多种糖皮质激素及性激素,其保留时间主要取决于化合物的极性大小,基本可以用logP值衡量,这为建立一种统一的色谱分离方法提供了可能,所以,通过选择宽极性范围的色谱柱,辅助宽范围的流动相洗脱程序,利用各成分的logP值差异,选择具有代表性化合物,探索建立色谱方法,即可以达到一次进样,基本完成市售糖皮质激素及三类性激素的全部保留。与色谱分离近似,糖皮质激素及性激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相似性决定了其质谱行为的接近,所以,采用一套质谱条件参数可以实现所有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的检测。利用具有超高分辨的现代飞行时间质谱仪获得的精密质量数,可以较好地预测化合物的分子式,预测结果偏差通常小于2ppm。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利用待检测几大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的相似性,利用较少的对照品,及完整的分析程序,建立一套通用的分析方法,通过一次实验即完成筛查化妆品中287种糖皮质激素及174种性激素,实现对461种激素类物质的高通量筛查。
基于上述问题,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化妆品中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的高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的原理为:将供试品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溶解,乙腈萃取,固相萃取小柱除杂后,C18色谱柱分离,根据采集的化合物一级精密质量数,Mass Hunter工作站计算生成化合物分子式,并与表1中数据信息比对,完成初步筛查,对检出可疑物获得其对照品(及本数据库中同分异构体),再次进样,比较供试品和对照品的色谱行为、质谱规律综合加以确证。
本发明化妆品中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的高通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药品检验检测研究中心,未经苏州市药品检验检测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41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