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4026.2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2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任四刚;辛艺;杨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18 | 分类号: | B60N2/18;B60N2/2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严仕力 |
地址: | 40112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 座椅 调节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系统,包括底座,该底座上方设置有座框,所述座框后部两侧分别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高调连杆连接,任意一个高调连杆连接有高调组件,座框前部左右两侧分别与底座之间设置有二连杆机构,二连杆机构分别连接有转动驱动机构,转动驱动机构与相应的二连杆机构中任意一个连杆相连,两个转动驱动机构左右正对,二者之间连接有同步转动杆,该同步转动杆连接有倾角调节驱动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座框的倾角调节和高度调节的部分结构基础可以共用,提高调节灵活性,同时在座框前部两侧分别设置由同一个驱动装置控制的转动驱动机构,提高座框角度调节的平顺性以及锁定状态下座框两侧的稳定性,提高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涉及座椅骨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具有靠背角度调节、腿托伸出长度和角度调节、座框高度和角度调节等功能的座椅,由于其丰富的调节能力,能够满足乘员根据自身感受调节座椅姿态的目的,降低关节张力,极大地提高乘坐舒适性,这类座椅被称为零重力座椅。座框的高度和角度对乘员的舒适感影响较大。现有技术中,高度调节和角度调节一般基于四连杆机构。高度调节基于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即座框前后部与底座之间分别设置通过连杆连接,通过连杆的转动带动座框整体的升降,在现有座椅中应用较多,但高度调节与角度调节相互独立,容易导致座椅骨架结构复杂。此外,座框的角度调节还存在调节稳定性和舒适性不足的问题。专利文献CN209176548U公开了一种座椅俯仰调节装置,包括座框、驱动杆和驱动机构,驱动杆通过驱动机构可上下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座框的前端,座椅骨架通过座框后端的第一连杆转动,驱动杆两端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座框上,驱动杆不相对于所述座框滑动,其中驱动机构包括了齿轮齿板机构以及连接板,齿板与驱动杆固定连接,齿板与座框下方的滑轨之间铰接连接有连接板,机构模型为座椅滑轨、连接板、齿板和驱动杆、座框组成的四连杆机构。为保持座框的稳定转动,齿轮齿板机构设置于座框前部的驱动杆一端,驱动杆的另一端也通过连杆机构与滑轨连接。实际测试发现,电机所在侧的座框局部能够较好地保持稳定,但远离电机的座框部分存在小幅度的活动度,特别是座框倾角较大、乘员重心靠近座框后部的姿态下。这一小幅度活动度可能影响乘坐舒适感,针对这一问题,如果增加电机数量和齿轮齿条机构以期提高稳定性,则会导致成本上升和控制系统更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系统。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系统,包括底座,该底座上方设置有座框,所述座框后部两侧分别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高调连杆连接,两个所述高调连杆左右正对,任意一个所述高调连杆连接有高调组件,其关键在于,
所述座框前部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二连杆机构,两个所述二连杆机构左右正对,所述二连杆机构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座框;
所述二连杆机构分别连接有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与相应的所述二连杆机构中任意一个连杆相连,两个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左右正对,二者之间连接有同步转动杆,该同步转动杆连接有倾角调节驱动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座框的倾角调节和高度调节的部分结构基础可以共用,结构简洁紧凑,并提高调节灵活性,同时在座框两侧分别设置由同一个驱动装置控制的转动驱动机构,从而提高座框角度调节的平顺性以及锁定状态下座框两侧的稳定性,提高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第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第二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转动驱动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高调组件的第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高调组件的第二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高调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40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