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E泡棉双面胶带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53902.X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3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许梓晶;黄大峰;李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启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6 | 分类号: | C09J7/26;C09J7/38;C09J133/00;C09J175/14;C09J11/08;C09J11/04 |
代理公司: | 慈溪夏远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6 | 代理人: | 陈伯祥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e 双面 胶带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E泡棉双面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10‑50μm压敏胶粘剂层、80‑400μm PE泡棉层、10‑50μm压敏胶粘剂层、50μm离型层;所述压敏胶粘剂为丙烯酸类压敏胶粘剂;所述PE泡棉层为发泡聚乙烯的发泡层;所述离型层为双面离型膜。本发明提供的PE泡棉双面胶带粘着力、初粘力和高温保持力更佳,耐老化性能和防水性能更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胶黏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E泡棉双面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泡棉双面胶带是以泡棉为基材,双面涂布相同或不同类型压敏胶的双面胶带,具有密封性能优良、填充性能好、缓冲性能好、粘结力强、持粘性好的特点,在家用电器、仪器仪表、汽车工业、电池工业等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由于工业用泡棉双面胶带应用领域的特殊性,通常对胶带包括粘着力、初粘力和保持力在内的基本性能要求较高,传统泡棉双面胶带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因此,开发粘着力、初粘力和保持力更佳的泡棉双面胶势在必行。
PE泡棉双面胶带是现阶段比较常见的高性能泡棉双面胶带,指在PE发泡的基材两面涂上胶水而成的双面胶带,其具有粘着力强,保持力佳,防紫外线、耐候性良好等特点,被广泛用于汽车饰条、浪板、轮弧、挡流、板刹车灯、汽车车标、电器铭牌等方面的固定。然而,现有的PE泡棉双面胶带还或多或少存在粘接性能、耐环测性能、缓冲性能、抗剪切力性能、遮光性能、易移除重工性能、防水性能和耐高温性能等方面的不足;在性能测试时常常出现泡棉内聚破坏、胶层内聚破坏、耐高温性能不佳等问题,不适用于一些精密的电子产业等领域的使用。
因此,有必要寻求更为有效的方法,制备出粘着力、初粘力和高温保持力更佳,耐老化性能和防水性能更优异的PE泡棉双面胶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着力、初粘力和高温保持力更佳,耐老化性能和防水性能更优异的PE泡棉双面胶带;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PE泡棉双面胶带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PE泡棉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10-50μm压敏胶粘剂层、80-400μm PE泡棉层、10-50μm压敏胶粘剂层、50μm离型层;所述压敏胶粘剂为丙烯酸类压敏胶粘剂;所述PE泡棉层为发泡聚乙烯的发泡层;所述离型层为双面离型膜。
优选的,所述离型层为双面离型的聚酯离型膜或聚乙烯淋膜离型纸,所述离型层的两面离型力比为1:(2~4)。
优选的,所述PE泡棉层的密度为0.3g/cm3-0.9g/cm3;压缩变形率≤2%。
优选的,所述压敏胶粘剂按重量份计由如下组分组成:丙烯酸压敏胶40-60份、超支化松香醇聚氨酯丙烯酸酯8-16份、端乙烯基氟硅油3-5份、三乙烯基三甲基环三硅氮烷3-6份、双(1-乙烯基咪唑-2-)酮1-3份、乳化剂1-3份、引发剂0.4-0.8份、纳米硼纤维2-4份。
优选的,所述纳米硼纤维的平均直径为300-500nm,长径比为(15-20):1。
优选的,所述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琥珀酸钠、十六烷基聚环氧乙烷醚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端乙烯基氟硅油为端乙烯基氟硅油K-300、端乙烯基氟硅油K-500、端乙烯基氟硅油K-1000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超支化松香醇聚氨酯丙烯酸酯为按CN110078893A的中国发明专利实例1的方法制成的超支化松香醇聚氨酯丙烯酸酯。
优选的,所述丙烯酸压敏胶为德国汉高丙烯酸压敏胶DURO-TAK 860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启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启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39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