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路线激光扫描的铝模板识别检测装置及其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3211.X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6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段淇昱;张静;田凤莲;赵皓;王姮;刘满禄;邓雪;祝会龙;单毛毛;刘爽利;饶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杨浩林 |
地址: | 62101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路线 激光 扫描 模板 识别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路线激光扫描的铝模板识别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铝模板传输的传送机构(1)、用于对铝模板传输工位到达确认的红外对管(2)、用于对铝模板数据信息进行采集的纵向激光扫描仪(3)和横向激光扫描仪(4)以及用于对采集数据信息进行建模和识别匹配的工控机(5);
所述红外对管(2)、纵向激光扫描仪(3)和横向激光扫描仪(4)分别设置在所述传送机构(1)上且沿其传输方向依次分布,所述工控机(5)分别与所述红外对管(2)、纵向激光扫描仪(3)和横向激光扫描仪(4)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路线激光扫描的铝模板识别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1)包括机架(10)、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的铝膜板上料组件(11)、与所述铝膜板上料组件(11)的出口端相接的铝膜板传输组件(12)以及与所述铝膜板传输组件(12)的出口端相接的铝膜板下料组件(13);
所述红外对管(2)设置在所述铝膜板传输组件(12)的边缘挡板上,所述纵向激光扫描仪(3)通过可移动支架(15)设置在机架(10)上,所述横向激光扫描仪(4)通过支撑架(14)设置在机架(10)上,且所述纵向激光扫描仪(3)和所述横向激光扫描仪(4)分别对应设置在铝膜板传输组件(12)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路线激光扫描的铝模板识别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支架(15)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两侧的固定座(150)、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座(150)之间的螺旋杆(151)、配合连接在所述螺旋杆(151)上的螺旋座(152)以及设置在所述螺旋座(152)下端且开口向下的壳体(153),所述纵向激光扫描仪(3)设置在所述壳体(153)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路线激光扫描的铝模板识别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上还设置有多个固定架(16),且所述固定架(16)分别位于所述可调节支架(15)的两侧,所述固定架(16)的横杆(17)上套设有连接套(18),所述连接套(18)上设置有随动杆(19),且所述随动杆(19)贯穿所述螺旋座(15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路线激光扫描的铝模板识别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对管(2)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相对设置在铝膜板传输组件(12)的边缘挡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多路线激光扫描的铝模板识别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激光扫描仪(3)和横向激光扫描仪(4)呈T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路线激光扫描的铝模板识别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膜板上料组件(11)和铝膜板下料组件(13)均采用辊轴输送流水线,所述铝膜板传输组件(12)采用传送带结构。
8.一种基于多路线激光扫描的铝模板识别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多路线激光扫描的铝模板识别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铝膜板上料组件(11)将铝模板上架到铝膜板传输组件(12)上;
S2:铝模板沿铝模板传输组件移动,利用红外对管(2)信息作为引导,判断是否有铝模板到达激光扫描仪工作区域,若有,则进入S3;
S3:启动纵向激光扫描仪(3),采集铝模板数据信息;
S4:利用红外对管(2)信息作为引导,判断铝模板是否已完全通过激光扫描仪工作区域;若是,则进入S5;
S5:关断纵向激光扫描仪(3),同时启动横向激光扫描仪(4),采集铝模板数据信息;
S6:利用工控机(5)对扫描采集后的数据信息建模,完成铝模板的识别匹配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321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