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式船舶含油废水收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2478.7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7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杨珊珊;陈雅露;明勇;胡航;夏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德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B65H75/44;B65H75/4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唐正玉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船舶 含油 废水 收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船舶含油废水收集装置,结构为移动板车靠近牵引端设置有收集罐,且收集罐的外边缘焊接在移动板车的承重梁上,所有提升泵、电动卷管机、电控箱分别固定在移动板车上,收集罐内设有铰刀泵,在收集罐上设有人孔、进水口、多个出水口和排气口,收集罐的进水口与船舶含油废水管道相连,每个提升泵的进水口通过一个柔性接头与收集罐的一个出水口相连,每个提升泵的出水口通过另一个柔性接头与止回阀和电动卷管机的进水口相连,电控箱对提升泵的启停、电动卷管机管道的收放进行控制。本发明将停泊在码头区域的船舶排放的污废水进行收集后,统一由码头运营方集中转运及处理,减少船舶污染物进入水体的总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运输码头环境整治领域,具体是一种移动式船舶运输码头含油废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航运涌入国内的各个内河中,这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内河航运船舶的船种、数量、船型也在不断变化,所产生的油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物的排放到内河水体中的几率也大大增加,这对内河水运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污染物排放的增加会直接影响到河流周边人民饮用水安全,甚至会对水域环境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内河船舶主要产生的污染大多为污废水、垃圾、噪声以及烟尘污染。特别是污废水污染,由于污废水具有流动性,且污废水含油类及化学品成分,会对内河水体环境造成影响,进而从水体内可食用的鱼类及饮用水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内河船舶产生的污废水,在码头上设置移动式船舶含油废水收集装置,将停泊在码头区域的船舶排放的污废水进行收集后,统一由码头运营方集中转运及处理,减少船舶污染物进入水体的总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动式船舶含油废水收集装置,包括移动板车、收集罐、铰刀泵、至少一台提升泵、至少两个柔性接头、一个止回阀、电动卷管机、电控箱,其特征在于:移动板车靠近牵引端设置有收集罐,且收集罐的外边缘焊接在移动板车的承重梁上,所有提升泵、电动卷管机、电控箱分别固定在移动板车上,收集罐内设有铰刀泵,在收集罐上设有人孔、进水口、多个出水口和排气口,收集罐的进水口与船舶含油废水管道相连,每个提升泵的进水口通过一个柔性接头与收集罐的一个出水口相连,每个提升泵的出水口通过另一个柔性接头与止回阀和电动卷管机的进水口相连,电控箱对提升泵的启停、电动卷管机管道的收放进行控制。
作为优选,本发明还包括多个检修阀门,在每个提升泵的进出口管道上安装一个检修阀门。方便正常的运行及检修。
作为优选,本发明还包括防雨罩,防雨罩安装在所有提升泵、电动卷管机、电控箱上部,免降雨对电控箱、提升泵及电动卷管机的电机造成的影响。
作为优选,本发明的收集罐上设有电加热装置接口、温度传感计接口、现场温度计接口,便于电加热装置、温度传感计、现场温度计接入。防止收集罐内温度过低,含油废水凝固不便输送,这些电加热装置就可以对收集罐进行加热。
作为优选,本发明的收集罐一侧设有电缆卷盘,将接电电缆缠绕在电缆卷盘上。由于本发明装置为移动式,接电时考虑装置不一定设置在接电电源附近,故而考虑在收集罐一侧设置电缆卷盘,可将进线接电电缆缠绕在电缆卷盘上,方便设备移动并可灵活调整设备接收污废水的位置。
船舶含油污废水通过船舶自身的输送泵输送到移动板车上的收集罐内储存,收集罐内设置铰刀泵将污、废水中的大颗粒固体(无金属、塑料袋、石头)打碎成小颗粒固体,防止堵塞后续提升泵及管道。然后通过提升泵将通过铰刀泵搅碎的污废水提升到码头指定的污废水转运点或收集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德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德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24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