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电站运维监控云机器人系统、后台处理及作业任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52167.0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2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庄一能;王宝;韩天星;郭梓晗;梁庆华;吴甜;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瑞盈智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徐州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B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 站运维 监控 机器人 系统 后台 处理 作业 任务 方法 | ||
1.一种配电站运维监控云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运维监控系统、云机器人执行终端以及云机器人云端资源库,其中:
运维监控系统包括语义解析模块、监测模块以及数据分析模块,
语义解析模块将运维文本解析为云机器人执行终端可识别的指令;
云机器人执行终端根据指令进行作业;
监测模块完成数据采集,上传数据至云机器人云端资源库,为数据分析模块提供原始的电站数据;
数据分析模块分析原始的电站数据;
数据分析模块对于缺失的数据,基于GAKNN的配电运维时间序列的填补方法,在朴素KNN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灰色关联系数,为邻近点设置权重从而进一步填补缺失值,得到完全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站运维监控云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语义解析模块由配电站本地的历史运维文本库,采用doc2vec向量及K-means++聚类,并将聚类结果通过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以及seq2seq模型,训练得到一套语义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站运维监控云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监测模块采集的数据包括配电站环境数据、电站设备数据以及云机器人执行终端的采集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站运维监控云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用于监测配电设备的装置:开关柜母线接电处温度传感器、变压器电压电流采集装置、变压器温度测量装置;
用于监测配电房环境的装置:温湿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以及音视频监控设备;
用于监测机器人状态的装置:机器人定位装置、机器人工作末端处摄像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站运维监控云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维监控系统以网页端的形式展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站运维监控云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网页端包括总页面和子页面,
总页面中包括如下任一项或者任多项信息:总体概览、操作人员、关键指数、资源统计、历史报警记录、配电房热力图、视频监控、电路模拟信息;
子页面包括如下任一项或者任多项信息:环境信息、在线设备、设备概览、配电设备、作业任务、全景地图、视频监控、作业视频信息。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配电站运维监控云机器人系统的后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Word格式的操作票由本地导入至网页端,通过语义解析模块将操作票的内容翻译为智能机器人可以规范识别并执行操作的语言,同时通过电路模拟将操作票中的作业任务进行模拟,检查无误后进行任务下发;
步骤S2,监测模块对配电站数据进行采集并显示,对云机器人执行终端的状态信息进行评估,判断为正常作业状态后在子页面中反馈;
步骤S3,云机器人执行终端按照解析后的指令进行作业任务;
步骤S4,数据分析模块对作业过程中得到的配电数据进行缺失数据填补,并对电力负荷数据进行预测;
步骤S5,作业任务结束,任务处理结果显示在总页面中。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配电站运维监控云机器人系统的作业任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运维人员将接收到的操作任务分解为操作票指令,进行核对并拷贝至配电房本地预警系统中;
步骤S2,运维人员通过电站云机器人架构的扩展设备登陆运维监控系统,将操作票导入,操作票在云端通过电路模拟校验计算后,结果返回本地由运维人员再次确认后下发;
步骤S3,机器人端将自身状态以及配电房环境信息反馈至云端;
步骤S4,运维人员通过运维监控系统,监测机器人反馈的信息,确认无误后在网页端开始作业指令;
步骤S5,云端对作业任务进行调度,将作业指令经过语义解析后发放给具体作业的机器人,机器人收到指令并回复云端,开始作业;
步骤S6,机器人根据操作票指导,执行具体任务;
步骤S7,云端核对操作票完成情况,若未全部完成,则按照操作票指令,重复步骤S6,直至当前操作票任务全部完成,任务完成后,向机器人发送待机指令,停留原地等待下一步指令;
步骤S8,云端对后续任务进行组织协调,在全部任务执行结束后,机器人关闭视频监控并回到充电桩位置,云端记录本次任务完成情况;
步骤S9,运维人员将实际完成情况与云端记录的完成情况比对,检查操作票完成情况,并整理上报本次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瑞盈智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徐州供电分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瑞盈智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徐州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21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