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锅炉给水稳定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2022.0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4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强;苏阳凯;杨马利;赵江山;赵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沃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1/02 | 分类号: | F22D11/02;F22D1/50;F22B37/22;F22B37/54 |
代理公司: | 太原申立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5 | 代理人: | 郭海燕 |
地址: | 043400 山西省临汾市曲***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锅炉 给水 稳定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升锅炉给水稳定性的方法,包括除氧器、锅炉给水泵A、锅炉给水泵B、汽包及锅炉,锅炉给水泵A与锅炉给水泵B通过低压供水管与除氧器连接,锅炉给水泵A与锅炉给水泵B通过高压供水管与汽包连接,锅炉给水自除氧器而来通过锅炉给水泵A或B加压后送往汽包,为锅炉蒸发段补水;锅炉给水泵A与汽包之间设有电动切断阀A和出口手阀A;锅炉给水泵B与汽包之间设有电动切断阀B和出口手阀B。两台锅炉给水泵中,一台为工作泵,一台为备用泵,当工作泵运行正常时,备用泵处于备用状态,当工作泵运行异常时,备用泵自启联锁启动,投入运行状态。本发明在保证锅炉正常给水的前提下,实现了锅炉给水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了给水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汽锅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锅炉给水稳定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两股综合尾气生产乙二醇及其附属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废液主要通过废气废液焚烧炉处理,将废气废液焚烧,产生高温烟气热量,副产出3.82MPa/265℃的饱和蒸汽送往各装置。山西沃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焚烧炉设计产汽量为100t/h,配备了两台锅炉给水泵(一开一备;扬程660m、额定流量130m3/h、变频电机功率355KW)和汽包(1800*7000,16m3)。锅炉给水采用“三冲量”控制,汽包设置了液位低低联锁停炉、压力高高联锁停炉。由于汽包容积过小,运行过程中液位控制50%,满负荷工况下,汽包内的存水仅能保证锅炉安全运行4.8分钟。异常工况下,锅炉给水泵故障无法正常给水,备用泵只能通过人为手动启动,无法实现自启自动给水,由于人为操作存在滞后性,将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因此,确保锅炉给水泵实现自启自动给水,对保证锅炉安全运行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锅炉给水泵自启自动给水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锅炉给水稳定性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提升锅炉给水稳定性的方法,包括除氧器、锅炉给水泵A、锅炉给水泵B、汽包及锅炉,锅炉给水泵A与锅炉给水泵B通过低压供水管与除氧器连接,锅炉给水泵A与锅炉给水泵B通过高压供水管与汽包连接,锅炉给水自除氧器而来通过锅炉给水泵A或锅炉给水泵B加压后送往汽包,为锅炉蒸发段补水;所述锅炉给水泵A与汽包之间设有电动切断阀A和出口手阀A;所述锅炉给水泵B与汽包之间设有电动切断阀B和出口手阀B;所述锅炉给水泵A与锅炉给水泵B中,一台为工作泵,一台为备用泵,当工作泵运行正常时,备用泵处于备用状态,当工作泵运行异常时,备用泵自启联锁启动,投入运行状态。
进一步,所述备用泵自启联锁的条件为:备用泵无故障(轴振动及轴温小于设定值);给水压力测点≤4.0MPa(二取二联锁);备用泵自启联锁投切开关投入;所述备用泵自启联锁的方式为:启动备用泵;打开备用泵出口电动阀;备用泵自动给定30Hz频率运行。
进一步,所述汽包上设置有连排扩容器和定排扩容器。
与现有技术比,本发明在保证锅炉正常给水的前提下,实现了锅炉给水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了给水的稳定性。异常工况下,当运行泵无法给汽包正常给水,且备用泵达到联锁条件时,备用泵自动启动,确保锅炉给水压力稳定,汽包液位正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蒸汽锅炉给水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实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并不限制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沃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沃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20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