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负反馈匹配网络的分布式低噪声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51489.3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99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陈满健;黄创层;王振宇;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F1/26 | 分类号: | H03F1/26;H03F1/56;H03F3/195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吴姗霖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负反馈 匹配 网络 分布式 低噪声放大器 | ||
1.一种基于负反馈匹配网络的分布式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栅极传输线、漏极传输线、增益单元、负反馈匹配网络、漏极电阻和漏极电容;
所述栅极传输线由n条栅极传输线依次连接组成,漏极传输线由n+1条漏极传输线依次连接组成,第一条栅极传输线的一端为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另一端连接第一个增益单元的输入端和第二条栅极传输线的一端,第n-1条栅极传输线的另一端连接第n-1个增益单元的输入端和第n条栅极传输线的一端,第n条栅极传输线的另一端连接第n个增益单元的输入端、负反馈匹配网络中二极管的一端、栅极到地电阻的一端,栅极到地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第一条漏极传输线的一端连接漏极电阻的一端,另一端连接第一个增益单元的输出端和第二条漏极传输线的一端,第n-1条漏极传输线的另一端连接第n-1个增益单元的输出端和第n条漏极传输线的一端,第n条漏极传输线的另一端连接第n个增益单元的输出端、负反馈匹配网络的另一端和第n+1条漏极传输线的一端,第n+1条漏极传输线的另一端作为输出端;
漏极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漏极电容的一端和电源,漏极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负反馈匹配网络由反馈电阻、k个二极管和栅极到地电阻依次串联构成,反馈电阻的一端与第n个增益单元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个二极管的负极相连,第k个二极管的正极与第n个增益单元的输入端、栅极到地电阻的一端相连,栅极到地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到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传输线和增益单元的数量n为大于1的正整数,其值根据电路实际所需要的输出功率及放大倍数进行确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益单元的实现电路结构为共源共栅结构、电感峰化共源共栅结构或共栅极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反馈匹配网络与第n个增益单元组成低噪声匹配放大单元,用于射频输入端口的阻抗匹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反馈匹配网络中的栅极到地电阻阻值为千欧姆量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反馈匹配网络中k个二极管作用是分压,以从漏极传输线上获得电压为栅极供电,对增益单元进行偏置,k为正整数,其具体值根据二极管的导通电压以及增益单元实际所需的栅极偏置电压和漏极电压进行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148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