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微球标记的免疫层析法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1072.7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7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崔大祥;沈琦;梁辉;田静;彭家伟;张文桦;高昂;周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69 | 分类号: | G01N33/569;G01N33/68;G01N33/558;G01N33/543;G01N33/533;G01N33/58;G01N21/6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标记 免疫 层析 新型 冠状病毒 检测 试纸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微球标记的免疫层析法制备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检测试纸条含有使用荧光微球标记的免疫层析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所述的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包括:免疫荧光微球,所述的免疫荧光微球是偶联抗原的荧光微球,所述的抗原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一种蛋白;识别抗新型冠状病毒抗原的物质。本发明还提供了荧光微球标记的免疫层析法检测新冠病毒抗体的方法及相关的试剂、试纸条。结果显示,本发明的试纸条的检测准确率90%以上,5‑10分钟内就可以判断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荧光微球标记的免疫层析法制备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 的暴发和在全球的迅速蔓延,病毒(SARS-CoV-2)核酸反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RT-PCR)检测已成为诊断SARS-CoV-2感染的标准方法,但这些实时PCR检测试纸条有很多局限性,假阴性率过高,迫切需要一种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快速发现大量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防止病毒传播,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目前从分子层面上诊断SARS-COV-2包括有核酸的检测方法和抗原/抗体的免疫检测方法,基于核酸的检测方法包括病毒核酸特异基因检测和病毒基因组测序。目前已批准在临床上使用的核酸检测试纸条,存在操作繁琐、耗时长、需要集中送检和专业设备和人员等限制,有很高的技术门槛,大大的限制了核酸检测方法的使用和便捷性,同时目前临床上发现假阴性率偏高。荧光微球是一种处于纳米级(100-300 nm)的荧光发光材料,其所具有的表面效应、量子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特性赋予了他们独特的光学、热学、力学及化学活性。荧光微球可用于产生不同类型的检测信号、放大检测信号的强度及简化检测过程等,因此基于纳米材料的体外诊断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荧光微球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等,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荧光微球标记的免疫层析法制备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纸条,以便准确、快速的检测、发现新冠病毒的抗体。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荧光微球标记的免疫层析法制备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纸条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荧光微球标记的免疫层析法制备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纸条在检测检测新冠病毒抗体中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荧光微球标记的免疫层析法制备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纸条,其特征在于,使用含有荧光微球标记的免疫层析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
免疫荧光微球,使用蛋白标记荧光微球,所述的免疫荧光微球中,抗体与荧光微球的质量比例为(1-10):40。所述的试纸包括上样垫、结合垫、吸收垫、反应膜;所述的上样垫,作为待测样品加入的部位,与结合垫以及反应膜连通;所述的结合垫,与免疫荧光微球结合;所述的反应膜,连接新冠病毒抗原,所述的新冠病毒抗原识别新冠病毒抗体;所述的吸收垫,吸收未与结合垫或者反应膜结合而留存的液体所含物质。本发明提供一种荧光微球标记的免疫层析法制备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纸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荧光微球偶联物的制备:
a. 活化:量取偶联液180 μL于1.5 mL离心管,加入荧光微球200 – 400 μg,加入0.05 mL偶联液溶解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 ) 100 μg和0.05mL偶联液溶解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 100 μg,于37℃反应0.5h,10000 rpm离心后用0.05 mL pH 8.0 磷酸盐缓冲盐溶液(PBS缓冲液)重悬;
b. 偶联:向荧光微球加入偶联液稀释的新型冠状病毒RBD蛋白 10 μg,新型冠状病毒蛋白二抗(CR2 )10 μg于37℃反应0.5h后至于4℃冰箱过夜;
c. 封闭:将荧光微球从4℃冰箱取出,加入封闭液0.3 mL,加入5% 吐温20(Tween-20) 0.1 mL,于37℃反应0.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10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