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2,6-二氟苯基)-5-氨基-1,2,4-三唑-3-磺酰胺的合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1070.8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3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席亚男;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硕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49/14 | 分类号: | C07D249/14;A01P13/00;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刘珊珊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基 氨基 磺酰胺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2,6‑二氟苯基)‑5‑氨基‑1,2,4‑三唑‑3‑磺酰胺的合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置原料液;S2:搭建反应设备:使用连续流盘管式反应器进行,柱塞泵进料;S3:第一步反应:待温度和压力稳定后,进行第一步反应;S4:第二步反应:经过第一步反应的时间后,开启柱塞泵2,进行第二步反应;S5:后处理:将反应液经后处理后得到N‑(2,6‑二氟苯基)‑5‑氨基‑1,2,4‑三唑‑3‑磺酰胺。本发明采用连续流模式控制反应原料的加入量、反应温度和时间,使反应得到了精准的控制,缩短了反应时间。本发明通过气体流量计控制氯气使用,较传统釜式通入法,用量更少,过程更加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2,6-二氟苯基)-5-氨基-1,2,4-三唑-3-磺酰胺的合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2,6-二氟苯胺是一种合成苯甲酰脲类新型农药的关键中间体,可制成氟铃脲、氟虫脲、定虫隆、伏虫隆等多种杀虫剂、除草剂,具有用量少,毒性低、无抗药性的特点,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新型农药。而尤其衍生的N-(2,6-二氟苯基)-5-氨基-1,2,4-三唑-3-磺酰胺更是酰胺类超高效除草剂,但通过目前的文献调研发现,国内外对其合成方法的报道相对较少。
因此,为了弥补国内N-(2,6-二氟苯基)-5-氨基-1,2,4-三唑-3-磺酰胺合成的空白,本发明提出了一种N-(2,6-二氟苯基)-5-氨基-1,2,4-三唑-3-磺酰胺的合成型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N-(2,6-二氟苯基)-5-氨基-1,2,4-三唑-3-磺酰胺的合成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流式生产一种N-(2,6-二氟苯基)-5-氨基-1,2,4-三唑-3-磺酰胺的合成型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S1:配置原料液:向反应釜1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然后控温10~30℃分批加入乙酸,待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定量的5-氨基-1,2,4-三唑,完全溶清后作为原料液1备用;原料2为氯气,通过流量计后直接使用;原料液3为2,6-二氟苯胺,直接进料;
S2:搭建反应设备:反应采用三股进料方式的连续流盘管式反应器进行,使用柱塞泵进料;柱塞泵1入口端与原料液1相连,出口端与第一段盘管式反应器的入口端相连;经过流量计的氯气与第一段反应器的入口端相连;在气液混合处装有气液混合器;第一段反应器出口端与第二段盘管反应器进口端相连;柱塞泵2的入口端与原料液3相连接,出口端与第二段盘管反应器进口端相连;第二段盘管反应器流出的反应液经背压阀后直接流入反应釜2;两段盘管反应器独立控温;
S3:第一步反应:将步骤S2所述的反应装置搭建好,然后设置两端盘管反应器的温度和压力,待温度稳定后,开启柱塞泵1和氯气开关,进行第一步反应;
S4:第二步反应:经过第一步反应的时间后,开启柱塞泵2,进行第二步反应;
S5:后处理:将反应液经浓缩、萃取、结晶后得到N-(2,6-二氟苯基)-5-氨基-1,2,4-三唑-3-磺酰胺。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原料液1中5-氨基-3-疏基-1,2,4-三唑的质量百分比为20~40%,乙酸的质量百分比为5~20%,其余为去离子水。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第一步反应的温度为0~10℃,时间为5~20min;5-氨基-3-疏基-1,2,4-三唑和氯气的当量比为1:1.5~1:3.0。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第二步反应的温度为80~120℃,时间为10~30min;5-氨基-3-疏基-1,2,4-三唑和2,6-二氟苯胺的当量比为1:1.1~1:1.5。
优选的,反应体系压力为80~120psi。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硕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硕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10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