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短桩组合式桩基础的隧道抗浮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7180.7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9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展军;候世磊;罗如平;梁新欢;何小辉;孔跃跃;王继凯;邱友根;台振东;孟兆鹏;朱碧堂;丁海滨;罗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华东交通大学;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6 | 分类号: | E02D27/16;E02D31/12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姚伯川 |
地址: | 330038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短 组合式 桩基础 隧道 结构 | ||
1.一种长短桩组合式桩基础的隧道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浮结构包括隧道主体结构和位于主体结构底板以下的长短桩组合式桩基础;所述的隧道主体结构包括顶板和底板、两侧墙和中隔墙,顶板和底板相互平行且宽度相等,两侧墙分别垂直连接顶板和底板宽度方向的两侧;中隔墙垂直安装于顶板与底板之间,位于底板的正中位置;所述长短桩组合式桩基础,在主体结构底板下的纵向和横向均有布设;主体结构底板下组合桩横向布置形式为中部长桩,并以中部为轴,长短交替布置;纵向采取中部长,周边短的布桩形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短桩组合式桩基础的隧道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长,周边短的布桩形式,在湖或海中段采取较长的桩长,在非湖或海段采取较短的桩长,长桩与短桩长的变化曲线为抛物线,桩长的计算式如下;
长桩计算式,单位为m:
Y1=4.33×10-5X2-0.067X+L01
式中,Y1为长桩的长度,X为距隧道中部的距离,L01为隧道中部长桩桩长;
短桩计算式,单位为m:
Y2=2.86×10-5X2-0.049X+L02
式中,Y2为短桩的长度,X为距隧道中部的距离,L02为隧道中部短桩桩长;
当Y1小于L1时,取L1,其中L1为工程设计的最小长桩长;
当Y2小于L2时,取L2,其中L2为工程设计的最小短桩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短桩组合式桩基础的隧道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墙将隧道主体结构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地铁左线和右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短桩组合式桩基础的隧道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底板下组合桩纵向间距为9~10m,横向间距为5~6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短桩组合式桩基础的隧道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短桩均为抗拔桩。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长短桩组合式桩基础的隧道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抗浮结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1)隧道围护结构施工:围护地连墙墙厚0.8m,长度为20m,材料选用C30钢砼;
(2)底板底部抗拔桩施工:抗拔桩在主体结构底板下的纵向和横向均有布设,纵向间距为7~8m,横向间距为5~6m,抗拔桩长桩长度为自底板以下14m,短桩为10m,抗拔桩施工与围护墙施工同时进行;
(3)基坑开挖:基坑采取分层开挖的方式,每次开挖到钢支撑以下0.5m,开始架设钢支撑;基坑第一道支撑为800mm×800mm砼支撑,其余支撑为Φ609×16mm的钢支撑;
(4)施工隧道主体结构:隧道主体结构的宽为28.9m、高为8m的两孔一中墙矩形断面;施工分为三次浇筑,按顺序依次浇筑底板、侧墙和中墙、顶板;材料选用C30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华东交通大学;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华东交通大学;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718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标电机齿壳箱体智能装配系统的小机械手装置
- 下一篇:雷达支架焊接定位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