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式调速机构磁力偶合器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6679.6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1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雷;刘昊;周海江;田冠华;李梁;张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6 | 分类号: | H02K5/16;H02K5/173;H02K7/116;H02K11/25;H02K49/10 |
代理公司: | 沈阳易通专利事务所 21116 | 代理人: | 于丽丽 |
地址: | 113122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式 调速 机构 磁力 偶合器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式调速机构磁力偶合器,包括输出轴、输出组件、磁盘组件和输出轴承座,磁盘组件固定安装于输出组件的左端,输出轴插接装配于输出组件内,输出轴承座的左表面通过第一固定螺钉固定安装有蜗轮压盖,本发明磁力偶合器调速机构采用机械结构蜗轮、蜗杆传动,操作性简单,可靠,有效的改变了现有结构曲线槽不易加工及结构卡顿的现象,在蜗轮内部采用T型螺纹结构,利用螺纹结构将角度传动转变为轴向传动,蜗轮、蜗杆及螺杆采用40Cr材料,强度高且耐磨性好,此磁力偶合器调速机构采用轴承套与输出轴配合为花键配合,加工简易且运行平稳、可靠,大幅度增加了传动扭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磁力偶合器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机械式调速机构磁力偶合器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磁力偶合器的设计领域中,存在一种调速型磁力偶合器,是通过执行驱动装置通过拉杆带动调速,通过调整磁体联接盘与铜盘之间的间隙从而调整磁力的大小,来控制转数。
在传统的调速型磁力偶合器的设计领域中,其中的调速机构为拉杆带动调速外套在调速内套的曲线槽内旋转,从而控制磁体联接盘与铜盘之间的间隙,控制气隙的大小来实现控制转速,但是调速内套的曲线槽不易加工,且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发生卡死现象,如果能够设计一种无需加工曲线槽即可方便有效调节气隙大小的磁力偶合器,就可以解决此类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机械式调速机构磁力偶合器及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械式调速机构磁力偶合器及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械式调速机构磁力偶合器,包括输出轴、输出组件、磁盘组件和输出轴承座,且输出组件装配于输出轴承座内,所述磁盘组件固定安装于输出组件的左端,所述输出轴插接装配于输出组件内,所述输出轴承座的左表面通过第一固定螺钉固定安装有蜗轮压盖;
所述输出组件包括轴承套,且轴承套套接于输出轴的外表面,所述轴承套的内表面右侧镶嵌有自润滑轴套,所述磁盘组件的内止口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轴承套的左端,所述轴承套的外表面左右对称装配有角接触轴承,所述角接触轴承的外壁套接装配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表面左侧通过限定螺钉固定安装有导向键,所述蜗轮压盖的内表面上侧开设有键槽,且导向键插接于键槽内,所述输出轴承座与蜗轮压盖之间装配有蜗轮,且蜗轮的内表面开设有T型螺纹结构,所述蜗轮通过T型螺纹结构螺接到螺杆的外表面,所述输出轴承座的内腔后侧插接装配有蜗杆,且蜗杆与蜗轮相互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蜗轮和蜗杆均采用40Cr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的外表面左侧套接装配有第一圆螺母和垫圈。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套的外侧壁套接有调速轴承隔套I和调速轴承隔套II,且调速轴承隔套I与调速轴承隔套II位于两个所述角接触轴承之间,所述轴承套的右端外表面装配有第二圆螺母和第一止动垫圈,所述螺杆的左表面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调速轴承压盖。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的外表面右侧通过第二固定螺钉固定安装有耐磨套。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承座的外表面下侧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表面螺接装配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到外接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承座的内腔后侧竖直插接装配有转轴,且蜗杆通过普通平键装配于转轴的外表面,所述输出轴承座的下端通过第三圆螺母和第二止动垫圈固定安装有蜗杆座压盖,所述蜗杆座压盖的上表面装配有深沟球轴承,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下侧套接有隔套,且隔套位于深沟球轴承与蜗杆之间,所述输出轴承座的上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安装有轴承定位套,所述轴承定位套的下表面装配有角接触球轴承,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上侧套接装配有小圆螺母和第三止动垫圈,且第三止动垫圈紧贴于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上表面,所述转轴的上端固定装配有星型联轴器,所述星型联轴器的内壁上侧固定装配有拉杆。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与轴承套之间通过啮合花键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66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