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柔印油墨的配比装置和配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2384.1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9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马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7/18;B01F15/00;B01F1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29 | 代理人: | 姜若天 |
地址: | 51055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印油 配比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印刷油墨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性柔印油墨的配比装置和配比方法,针对水性柔印油墨在传统的配比过程中由于加热或者搅拌死角容易根深蒂固地附着在死角处的问题,本发明在其工序中设置的配比装置包括开口向上呈桶状结构的配制箱,所述配制箱的圆周外壁靠近顶端固定有抱箍,且抱箍的外壁固定有支撑块,支撑块的顶端固定有两个开口相对且互相平行的槽钢横梁,两个槽钢横梁之间远离支撑块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卡框;当搅拌动作结束的时候,本发明的配比装置和配比方法能够无需将内部的组合搅拌杆抽出,只需启动驱动马达带动紧贴在配制箱内壁的刮泥板盒转动,与此同时再慢慢向下压吊管,即可将附着在配制箱内壁的色剂快速及时清理干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油墨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及时清理内桶部件的水性柔印油墨的配比装置和配比方法。
背景技术
印刷油墨中的水性柔印油墨主要由水溶性树脂、有机颜料、溶剂及相关助剂经复合研磨加工而成,柔性版印刷机使用的专用墨是水性油墨,它的优点是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不易燃烧,安全性好,油墨性能稳定,色彩鲜艳,不腐蚀版材,操作简单,价格便宜,印后附着力好,抗水性强,干燥迅速,印刷速度可达到每分钟150~200m;正是由于上述特点,柔印水性油墨特别适用于对卫生条件要求严格的食品类、医药类、化妆品类等包装及装潢印刷产品的印刷与使用。
但是,现如今的印刷油墨制造工艺中大多是先将配比好的各种辅料按照既定的质量分数次投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或者是将配比好的油墨加热之后再倒出;且现有的油墨制造工艺的关键还是在于其搅拌加热装置,传统的搅拌装置无非是搅拌桶或者在搅拌桶内设置异形结构的搅拌叶片,而设置的这些搅拌叶片增加了后期的清理难度,若不及时清理,油墨会越来越多地附着在搅拌叶片上以及搅拌死角处。
因此,传统的水性柔印油墨配比装置和配比工艺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传统的水性柔印油墨在配比过程中由于加热或者搅拌死角容易根深蒂固地附着在死角处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及时清理内桶部件的水性柔印油墨的配比装置和配比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性柔印油墨的配比装置,包括开口向上呈桶状结构的配制箱,配置箱的顶端固定有两根槽钢横梁,两根槽钢横梁之间远离支撑块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卡框,固定卡框的上下两侧开口内边缘处均固定有过中心的轴承安装板,两个轴承安装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同一根传动杆,传动杆的底端固定有组合搅拌杆;所述固定卡框中滑动连接有竖直的呈矩形管状结构的吊管,吊管靠近轴承安装板的固定端一侧开有缺口,吊管的底端固定有开口向下的刮板环,刮板环的截面呈预留有开口的矩形管状结构,且刮板环的圆周内壁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齿环,转动齿环的圆周外壁固定有伸缩顶杆,伸缩顶杆远离转动齿环的一端固定有刮泥板盒。
所述的水性柔印油墨的配比装置,其中,位于两个轴承安装板之间的传动杆圆周外壁上固定有从动皮带轮,且固定卡框的外壁靠近缺口的一侧固定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顶端固定有与从动皮带轮互相适配的主动皮带轮,且所述配制箱的圆周外壁靠近顶端固定有抱箍,抱箍的外壁固定有支撑块,两个轴承安装板的中间分别固定有互相对称的圆锥滚子轴承,以及传动杆的直径与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内径相适配。
所述的水性柔印油墨的配比装置,其中,所述固定卡框的侧面开有贯穿的皮带穿孔,且从动皮带轮的下表面固定有托环。
所述的水性柔印油墨的配比装置,其中,所述组合搅拌杆包括呈圆柱形结构的搅拌棒,搅拌棒的外壁同一高度开有两个互相呈中心对称的矩形槽,两个矩形槽的顶端均转动连接有至少两对离心搅拌杆,且搅拌棒的外径小于吊管的内宽。
所述的水性柔印油墨的配比装置,其中,所述离心搅拌杆的底端均开有螺孔,螺孔中螺接有切刀,且搅拌棒两侧的切刀呈中心对称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未经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23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电池前段制造工装、制造系统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温杀菌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