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泵车的泵送自动化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39794.0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28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孙旭辉;冯上涛;郭峻;曹开伟;谭永强;吴荣;徐赞云;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中恒地下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9/06 | 分类号: | F04B49/06;F04B49/02;E02D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李传亮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泵 自动化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泵车的泵送自动化控制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传感器设备采集混凝土泵车进行泵送作业的泵送参数,通过PLC处理装置将泵送参数发送至工控机;工控机根据泵送参数对泵送作业进行分析处理,生成泵送控制信号,将泵送控制信号发送至PLC处理装置;PLC处理装置根据泵送控制信号控制混凝土泵车的泵送作业。本申请实现了混凝土泵车在混凝土泵送作业过程的观测的同时,还能够按照泵送参数对泵送作业进行及时地控制,提高了混凝土泵车的泵送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泵车的泵送自动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的开展,产生了很大的商品混凝土市场,搅拌站的需求越来越大,计量要求越来越高,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检测和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测量的直观、准确、智能化和控制的可靠及其过程自动化与信息管理自动化无疑己成为混凝土泵送的发展方向。
由于工况或成本等条件的制约,泵车泵送大多属于人为经验,不仅仅在泵送时产生堵泵等情况无法知晓,而且泵送次数也全凭靠人为经验,即使有自动化泵送设备,价格成本也较高,所以泵送的安全以及成本仍是关注的重点;并且对于协调性应有一定的要求,而其相关的控制技术现状,这方面都是典型的开环控制,致使在不同的泵送工况下,其控制性能变化很大。因此,使得混凝土泵车的泵送性能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混凝土泵送车的泵送性能,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泵车的泵送自动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泵车的泵送自动化控制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泵车的泵送自动化控制方法,包括:
传感器设备采集混凝土泵车进行泵送作业的泵送参数,通过PLC处理装置将所述泵送参数发送至工控机;
所述工控机根据所述泵送参数对所述泵送作业进行分析处理,生成泵送控制信号,将所述泵送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PLC处理装置;
所述PLC处理装置根据所述泵送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混凝土泵车的泵送作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混凝土泵车进行泵送作业的时候,设置在混凝土泵车上的传感器设备采集混凝土泵车在进行泵送作业时候的泵送参数,泵送参数可以是泵送压力数据及泵送次数等,各传感器设备采集的参数都发送到PLC处理装置,PLC处理装置再将泵送参数通过无线路由技术发送至工控机,用于实现泵送作业过程的观测,并且工控机根据泵送参数对泵送作业进行分析处理,按照分析处理结果对混凝土泵车的泵送作业进行控制,生成泵送控制信号,将泵送控制信号发送至PLC处理装置,PLC处理装置按照泵送控制信号控制混凝土泵车的泵送作业。可见,实现了混凝土泵车在混凝土泵送作业过程的观测的同时,还能够按照泵送参数对泵送作业进行及时地控制,提高了混凝土泵车的泵送性能。
可选的,所述传感器设备采集混凝土泵车进行泵送作业的泵送参数,通过PLC处理装置将所述泵送参数发送至工控机之前,还包括:
工控机获取桩机的扩底桩信息,根据所述扩底桩信息生成混凝土泵车的启动控制信号,将所述启动控制信号发送至PLC处理装置;
所述PLC处理装置根据所述启动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混凝土泵车开启泵送作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增加工程实施的连贯性,提高统筹规划效率,混凝土泵车的泵送作业是与桩机的打桩过程联动的,因此,工控机需要获取桩机的扩底桩信息,在根据扩底桩信息确定了桩机已经完成了打桩扩底作业后,生成混凝土泵车的启动控制信号,将启动控制信号发送至PLC处理装置,PLC处理装置通过启动控制信号控制混凝土泵车开启泵送作业。实现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桩机完成了打桩扩底作业后,混凝土泵车的自动化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中恒地下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中恒地下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97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