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舰船运输车辆的止动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37563.6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0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钟玉湘;胡晓芳;金迎村;李传坤;黄佳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主分类号: | B63B25/24 | 分类号: | B63B25/2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汪玮华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舰船 运输 车辆 定位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舰船运输车辆的止动定位系统,包括采用多点式间隔安设的壁挂式回转支撑机构、甲板安装式回转支撑机构和甲板埋入式翻转支撑机构,壁挂式回转支撑机构固定安设于舰船舱壁上,与车辆的一侧面和/或顶面接触限位,甲板安装式回转支撑机构固定安设于车辆远离舱壁的另一侧的甲板上,与车辆的另一侧面和/或顶面接触限位,甲板埋入式翻转支撑机构固定安设于车辆前后的甲板上,与车辆前后轮接触限位。本发明实现对车辆进行快速自动限位及释放,有效节约甲板平面空间,提高船舶积载率,提高了车辆运输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运输船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舰船运输车辆的止动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滚装船、登陆舰、海峡渡船等船舶在运送车辆时,一般采用绑扎固定的方式进行限位,即在车辆前后、左右设置多点系固索。该方式需在船舶甲板或舱壁上设置大量的系固点,甚至有的车辆制造时自带眼环以便运输时系固。车辆运输时有可能存在因为绑索的松动或磨损引发的断裂而造成车辆发生移位、碰撞危险,而且绑索为单点系固限位,若局部牵拉限位支撑载荷过大,容易造成车身局部变形。传统车辆绑扎方式所设系留装置一般只适用于既定车型,对其它车型的适应性不够。并且由车身斜拉固定到甲板设置的绑索需要占用较大的甲板平面空间,从而导致船舶积载率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船舶运输经济性。此外,由于每台车辆的绑索数量较多,因此大量车辆的绑索系固和释放就需要耗费大量人工和时间,对于台风等极端气候下的车辆应急限位部署或登陆舰等运输船的作战部署而言非常不利,容易造成应急部署时间不足或贻误战机的不良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舰船运输车辆的止动定位系统,增大车辆运输船舶积载率、提高车辆运输安全性和缩短车辆运输的备航及到港部署作业时间。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舰船运输车辆的止动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多点式间隔安设的壁挂式回转支撑机构、甲板安装式回转支撑机构和甲板埋入式翻转支撑机构,所述壁挂式回转支撑机构固定安设于舰船舱壁上,与车辆的一侧面和/或顶面接触限位,所述甲板安装式回转支撑机构固定安设于车辆远离舱壁的另一侧的甲板上,与车辆的另一侧面和/或顶面接触限位,所述甲板埋入式翻转支撑机构固定安设于车辆前后的甲板上,与车辆前后轮接触限位。
按上述方案,所述壁挂式回转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连接板、限位滚轮和壁挂液压缸,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于舰船舱壁上,另一端与连接板的一端相铰接,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滚轮相连接,所述壁挂液压缸固定于舰船舱壁上,伸缩杆端头与连接板相连接。
按上述方案,所述甲板安装式回转支撑机构包括挡柱、连接板、限位滚轮和回转油缸,所述挡柱与所述回转油缸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一端与所述限位滚轮相连接,另一端与挡柱相连接。
按上述方案,所述甲板埋入式翻转支撑机构包括内凹式基座、翻转挡板、埋入液压缸和弹力回位件,所述内凹式基座从上往下分为挡板容置腔和安装腔,所述翻转挡板的一端与所述挡板容置腔的一侧内壁顶部相铰接,所述埋入液压缸与所述安装腔内壁相铰接,活塞杆端头与翻转挡板相连接,所述弹力回位件安设于安装腔底部,与埋入液压缸相连接。
按上述方案,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距离传感器和载荷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安设于车辆六个方位上,所述载荷传感器安设于所述限位滚轮及翻转挡板上,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入端与距离传感器和载荷传感器相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壁挂液压缸、回转油缸和埋入液压缸相连接。
按上述方案,所述翻转挡板的底面两侧设有长腰形滑槽,所述埋入液压缸的活塞端头沿所述滑槽往复滑动。
按上述方案,所述挡柱顶部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与车辆顶面相对应设置。
按上述方案,所述限位滚轮和压板与车身接触的部位为非金属材质制成。
按上述方案,所述弹力回位件为弹片或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75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