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H系列刮边机的余料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36278.2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0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青祝;马玉娟;李清华;张培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翔 |
主分类号: | B26D7/18 | 分类号: | B26D7/18;B26D3/12;B26D7/01;B30B9/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203 江苏省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h 系列 刮边机 收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刮边机余料收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DH系列刮边机的余料收集装置,包括刮边机本体,所述刮边机本体的一侧设有用于收集纸屑的收集结构,所述收集结构的底端设有更换结构,所述收集结构的一侧设有用于压缩纸屑的压缩结构,所述刮边机本体的顶端设有用于板材转动的转动结构,所述刮边机本体的底端设有对板材限位的限位结构;便于通过收集结构与更换结构收集刮边机本体产生的余料,提高了余料收集效率;便于通过压缩结构对收集结构收集的余料进行压缩,进而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便于通过转动结构调节板材的刮边,大大提高了刮边效率;限位结构有效避免了板材刮边时晃动,大大提高了刮边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刮边机余料收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DH系列刮边机的余料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被广泛应用,板材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可以对板材进行加工来满足自己的不同需求,比如说地板的制作,在地板加工过程中,经过一个压贴工艺后需将板材上多余的纸屑刮去,否则将影响板材的质量和外观;这时候就需要用到板材刮边机对板材的便于纸屑刮去。
然而,现有的刮边机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屑一般采用手工收集,收集较为繁琐,收集的效率较低;纸屑比较蓬松,占据较大的空间,空间利用率较低;刮边机在刮边时需要取下板材更换切割的边缘,板材刮边的效率较低;板材在刮边时容易晃动,刮边的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DH系列刮边机的余料收集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DH系列刮边机的余料收集装置,包括刮边机本体,所述刮边机本体的一侧设有用于收集纸屑的收集结构,所述收集结构的底端设有更换结构,所述收集结构的一侧设有用于压缩纸屑的压缩结构,所述刮边机本体的顶端设有用于板材转动的转动结构,所述刮边机本体的底端设有对板材限位的限位结构。
具体的,所述收集结构包括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一侧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滑动连接于刮边机本体的内部,所述刮边机本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端部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均为斜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设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一转轴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螺杆转动连接于刮边机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一螺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两个卡块,所述卡块滑动连接于刮边机本体的内部,所述卡块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固定块一侧;所述第一转轴的设有第一手轮,所述第一手轮与所述第一转轴之间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卡块的内部螺纹反向设置,所述卡块的截面为L形结构,所述固定块的截面为L形结构。
具体的,所述更换结构包括收纳盒,所述收纳盒滑动连接于安装盒的底端,所述安装盒的底端滑动连接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的截面为U形结构,所述按压块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收纳盒的内部,所述按压块的一侧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安装盒的内部,所述安装盒底端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抵块,所述抵块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收纳盒的一侧,所述抵块的一侧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安装盒的内部,所述安装盒的底端滑动连接有安装板。
具体的,所述压缩结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定于安装盒的一侧,所述安装架的一侧设有第二手轮,所述第二手轮的一侧设有转动连接于安装架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外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安装轴的外部,所述安装轴的两端固定于第一滑块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安装盒的内部,所述第一滑块的端部设有滑板,所述滑板滑动连接于安装盒的内部,所述滑板滑动连接于安装板的底端;所述第一滑块的两侧各设有有两个滚轮,所述滚轮滚动连接于安装盒的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翔,未经于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62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