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双屏显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6053.7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3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陆春英;黄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桐劼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G06F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宁 |
地址: | 215024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双屏 显示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双屏显示结构,包括:支撑座,第一显示屏模组和第二显示屏模组,所述第一显示屏模组和所述第二显示屏模组位于所示支撑座的两侧且背向设置,所述第一显示屏模组和所述第二显示屏模组均支撑于所述支撑座。上述方案的一体化双屏显示结构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并列分布占用空间大的问题,而且背向设置的两个屏幕能够同时作用于两个方向的用户,其显示内容和显示形式不再拘泥于单一用户;还通过将第一显示屏模组和第二显示屏模组利用同一个支撑座进行支撑,不仅进一步缩小了占用空间,也使双屏显示结构的安装方式更加方便、简单,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化双屏显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液晶显示行业的不断成熟,用户对显示屏的使用功能及样式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各个显示屏厂商不断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创新,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同时上,也在不断更新分布方式,从而来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
针对于此,双屏显示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和使用。通常来讲,现有的双屏显示结构大多采用将两个屏幕同向显示的分布方式,且多需要借用安装支架对屏幕进行固定。如此一来,同向显示的两个屏幕或水平并列排布,或竖直并列排布,这样的排布方式占用空间较大,且同向显示的显示屏通常分为主屏和副屏,副屏一般作为主屏的屏幕延伸或者与主屏显示内容一致,其显示内容和形式单一,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用户需求;而利用安装架固定屏幕的方式,不仅安装不便,还产生了更高的生产成本,用户及厂商均需花费更高的经济成本。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一体化双屏显示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双屏显示形式单一且安装不便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一体化双屏显示结构,所述一体化双屏显示结构包括:
支撑座,
第一显示屏模组和第二显示屏模组,所述第一显示屏模组和所述第二显示屏模组位于所示支撑座的两侧且背向设置,所述第一显示屏模组和所述第二显示屏模组均支撑于所述支撑座。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化双屏显示结构还包括控制板,所述第一显示屏模组和所述第二显示屏模组均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分别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屏模组和所述第二显示屏模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化双屏显示结构包括至少一个信号输入口,所述信号输入口连接所述控制板与外部信号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屏模组或所述第二显示屏模组位于所述控制板的同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凹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控制板的凹槽,所述控制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可拆卸连接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包覆所述控制板,使得所述控制板与外界环境分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连通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显示屏模组之间、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显示屏模组之间,使得所述连接线穿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第一显示屏模组连接处设置为与所述第一显示屏模组相贴合的弧面或平面,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第二显示屏模组连接处设置为所述第二显示屏模组相贴合的弧面或平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凹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一显示屏模组的第一凹槽和用于放置所述第二显示屏模组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分别不小于所述第一显示屏模组和所述第二显示屏模组的厚度。
在以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为一体成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桐劼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桐劼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60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