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座加工尺寸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4114.6 | 申请日: | 202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3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娟;陈远;王康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电机(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座 加工 尺寸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座加工尺寸检测系统,系统包括安装于机座生产线的至少一个立车上的至少一个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包括:一个测针;一个测头,用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带动测针移动,在测针接触到机座的加工部位的被测点时向接收器发出触发信号;一个接收器,用于在接收到测头发送来的触发信号时将触发信号转发给控制器;一个控制器,用于控制测头移动,在接收到接收器发送来的触发信号时控制测头停止移动,确定加工部位的测量尺寸,判断测量尺寸是否合格以及是否需要对立车进行刀具补偿,在不合格时判断是否需要对机座进行返修,根据判断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本发明能够提高尺寸检测效率,及时发现不合格机座,避免滞后性所带来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座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座加工尺寸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座加工过程中,机座的内孔直径、止口直径通常是由机床操作者使用提前校对好环规的内径百分表进行测量,机床操作者根据测量值判断加工尺寸是否合格、是否需要进行刀具补偿、是否需要返工等。这种依赖人工的尺寸检测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具有滞后性,当发现尺寸不合格时,可能已经加工了多个批次。还有,由于机座自动生产线的组建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产量的提高需要更加严苛的质量控制,而且依赖人工进行尺寸检测的方式无法满足自动生产线的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座加工尺寸检测系统,能够提高尺寸检测效率,及时发现不合格机座,避免滞后性所带来的损失。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座加工尺寸检测系统,安装于机座生产线的至少一个立车上的至少一个子系统,所述至少一个子系统与所述至少一个立车一一对应,每一个子系统包括:
一个测针;
一个测头,所述测头与所述测针固定连接,所述测头用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带动所述测针移动,并在所述测针接触到机座的加工部位的被测点时向接收器发出触发信号;
一个所述接收器,所述接收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测头发送来的触发信号时将所述触发信号转发给所述控制器;
一个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测头移动,在接收到所述接收器发送来的所述触发信号时控制所述测头停止移动,根据所述测头的起测点和在停止移动时的位置点确定所述加工部位的测量尺寸,判断所述测量尺寸是否合格以及是否需要对所述立车进行刀具补偿,在不合格时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机座进行返修,并根据判断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
本发明中,针对每一个立车设置一个对应的子系统,在每一个子系统中,测头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带动测针移动,当测针接触到被测点后测头发出触发信号,接收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向控制器发送一个触发信号,从而控制器控制测头停止移动,进而控制器根据测头的起测点和停止移动时的位置点,确定被测点的测量尺寸,进而根据测量尺寸进行相关的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可见一个测头、一个接收器、一个测针和一个控制器形成了一个能够自动进行自动检测、判断和处理的子系统,该子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尺寸的自动测量,而且能够及时根据测量数据进行相应处理,例如返修、进行刀具补偿等,从而尽量使得下一个机座的测量尺寸合格。可见这种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人工进行尺寸检测的方式,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而且不具有滞后性,从而避免在发现不合格时已经加工多个批次的情况发生。还有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进行尺寸测量的方式不会引入人为主观因素,提高尺寸测量的准确性。同时,由于效率的提高,可以满足自动生产线的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基于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子系统和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子系统和机座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电机(中国)有限公司,未经西门子电机(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41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顶升注浆工艺
- 下一篇:可折叠模组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