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备软件与仿真软件架构的一体化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3703.2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0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谢洪森;田华明;郭星香;胡文婷;王传刚;王鼎;田沿平;卢翰;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 |
主分类号: | G06F8/20 | 分类号: | G06F8/20;G06F30/15;G06F13/42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孙园园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备 软件 仿真 架构 一体化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备软件与仿真软件架构的一体化设计方法,属于软件架构设计技术领域,针对了根据操作手册进行仿真的实现方法带来的问题是软件仿真很难达到1:1的完全功能复制,且仿真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移植软件又由于其数据接口、通信接口与软件耦合度大,需要对装备机载软件的数据和通信接口进行剥离,花费的人力物力也非常大;包括总线协议模块,总线协议模块电性连接有适配器模块,适配器模块电性连接有交互数据服务模块;本发明设计中软件功能模块、数据模块、交互数据服务模块相互分离,能够实现在装备机载和仿真软件之间进行互换和重用,显控单元、航电单元、雷达单元等软件单元,可以直接用于仿真系统中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软件架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备软件与仿真软件架构的一体化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装备机载处理软件的结构包括:功能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传感器通信模块、数据通信模块组成。而装备训练系统的仿真软件的结构包括:仿真功能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通信模块。这两类软件架构和接口完全不同,目前大量装备需要构建各种类型的模拟训练系统来进行装备的使用和战术训练,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装备软件所对应的仿真软件。这些仿真软件的实现方法,要么是仿照装备机载软件的操作手册直接进行功能的复制和人机界面的复制,要么是将装备的机载软件通过软件移植的方式进行移植。
根据操作手册进行仿真的实现方法带来的问题是软件仿真很难达到1:1的完全功能复制,且仿真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移植软件又由于其数据接口、通信接口与软件耦合度大,需要对装备机载软件的数据和通信接口进行剥离,花费的人力物力也非常大,当装备研制交付后,后续需要大量的人员进行仿真模块的研发,其经济性差,效率低,同时带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装备软件与仿真软件架构的一体化设计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备软件与仿真软件架构的一体化设计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备软件与仿真软件架构的一体化设计方法,包括总线协议模块,所述总线协议模块电性连接有适配器模块,所述适配器模块电性连接有交互数据服务模块,所述交互数据服务模块电性连接有数据模块,所述数据模块电性连接有软件功能模块。
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数据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航电仿真单元、飞行仿真单元、计算机兵力单元、其他功能仿真单元。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数据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航电单元、显控单元、雷达单元、飞控单元以及其他机载单元。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适配器模块为传输层,所述交互数据服务模块为交互层,所述数据模块为数据层,所述软件功能模块为应用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装备软件与仿真软件架构的一体化设计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计中软件功能模块、数据模块、交互数据服务模块相互分离,能够实现在装备机载和仿真软件之间进行互换和重用,显控单元、航电单元、雷达单元等软件单元,可以直接用于仿真系统中使用,通过设置的数据模块,用于存储和读取数据,可以在装备机载和仿真软件之间进行互换和重用,通过设置的交换数据服务模块,采用发布订阅机制,进行数据的交互,可以在装备机载和仿真软件之间进行互换和重用;
2、本发明设计的适配器可以通过适配具体的总线协议,在机载软件中,可以适配机载总线协议,在仿真系统中,则可以适配常用的以太网协议、485总线、CAN总线等协议,实现具体通信协议的适配性,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可以在开发装备机载软件的同时,能够直接用于仿真系统,直接通过仿真的方法进行验证,能够提高装备软件的研发效率,还可以实现仿真软件能够保持与实装机载软件的同步,实现仿真训练与装备软件的同步,保持训练和装备的一致性,达到良好的效率效益。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37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冲程抽汲式方法及采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旋转式斑节对虾养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