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7系航空铝材加工的切削冷却液、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2316.7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3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陈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卓骏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3/02 | 分类号: | C10M173/02;B23Q11/10;C10N40/22;C10N30/04;C10N30/06;C10N3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523531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航空 加工 切削 冷却液 制备 方法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7系航空铝材加工的切削冷却液,切削冷却液原料包括非离子低泡乳化剂、司盘80乳化剂、水性防锈剂、硼酸、苯丙三氮唑、蒸馏妥尔油、二乙二醇环己胺、环烷基基础油、季戊四醇油酸酯、抗硬水剂、耦合剂、消泡剂;不但可以减少主乳化剂的用量,而且还具有润滑、清洗、抗腐败和保护铝材的功能,对铝材表面有很好的封闭和保护作用,能够替代传统的磷酸酯铝材保护剂,克服了传统7系铝材切削液对磷酸酯的依赖,并与其他与极压剂等原材料调配出润滑性能、抗腐蚀性能、清洗性能长期稳定的7系铝材切削冷却液,且废液中不含磷,降低了废水的处理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削冷却液,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7系航空铝材加工的切削冷却液、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7系航空铝材具有接近钢的高硬度,焊接性能好,易于加工的特点。在诸多领域都有应用,比如汽车(防撞梁)、航空、火箭和螺旋桨等以及手机中框和后盖,电脑外壳等高端电子产品上。7系铝合金材料对切削液介质比较敏感,容易形成点蚀坑,而点蚀坑的存在会加速形成疲劳裂纹并扩展,从而影响产品结构的寿命。目前切削液制造厂家基本上是采用在体系中添加高比例的磷酸酯铝材保护剂,防止7系铝材在加工过程中氧化变色。磷酸酯是细菌的富养组分,会导致切削液腐败变质,切削液变质后,又会再次引起7系铝材的腐蚀。同时,含磷酸酯的切削液废液会对水质造成影响,增大了废水处理达标的难度。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应用于7系航空铝材加工的切削冷却液,能够解决磷酸酯带来的切削液变质和水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7系航空铝材加工的切削冷却液,能够解决磷酸酯带来的切削液变质和水污染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于7系航空铝材加工的切削冷却液,切削冷却液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非离子低泡乳化剂5-10份、司盘80乳化剂2-5份、水性防锈剂10-20份、硼酸2-5份、苯丙三氮唑0.5-1份、蒸馏妥尔油5-8份、二乙二醇环己胺2-5份、环烷基基础油40-50份、季戊四醇油酸酯8-10份、抗硬水剂0.5-1份、耦合剂1-2份、消泡剂0.05-0.2份;
进一步,切削冷却液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非离子低泡乳化剂8份、司盘80乳化剂3份、水性防锈剂18份、硼酸3份、苯丙三氮唑0.7份、蒸馏妥尔油7份、二乙二醇环己胺4份、环烷基基础油45份、季戊四醇油酸酯9份、抗硬水剂0.7份、耦合剂1.5份、消泡剂0.1份;
进一步,所述非离子低泡乳化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进一步,所述水性防锈剂原料包括按质量比为30:100:120:50的硼酸、三元羧酸、烷基醇胺和葵二酸以及烷基醇胺2倍的蒸馏水;
进一步,所述抗硬水剂为脂肪醇醚羧酸;所述耦合剂为丙三醇;所述消泡剂为三维硅氧烷。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应用于7系航空铝材加工的切削冷却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水性防锈剂:将质量比将硼酸、三元羧酸、烷基醇胺及葵二酸混合加热至透明状态后,加入烷基醇胺2倍的蒸馏水溶解,制得到水性防锈剂;
b.按设定质量百分比将二乙二醇环己胺和蒸馏妥尔油混合加热,先经保温再降温处理后加入环烷基基础油、季戊四醇油酸酯、苯丙三氮唑、抗硬水剂、非离子低泡乳化剂、司盘80乳化剂、耦合剂搅拌,最后加入水性防锈剂和消泡剂,继续搅拌至均匀透明;
进一步,步骤a中,混合加热至温度为90-100℃反应至溶液呈透明状态;
进一步,步骤b中,按设定质量百分比将二乙二醇环己胺和蒸馏妥尔油混合搅拌并加热至温度为70-90℃,保温一小时后再降温至60℃以下。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应用于7系航空铝材加工的切削冷却液的使用方法,将应用于7系航空铝材加工的切削冷却液与水按体积比1:10~20稀释后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卓骏润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卓骏润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23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