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源数据的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综合效益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31921.2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6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马万经;郑喆;袁见;王玲;俞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10/0639 | 分类号: | G06Q10/0639;G06Q50/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运量 公共交通 系统 综合 效益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公交车辆公共交通系统的多源数据,作为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数据;S2、根据中运量公交交通系统的运行特征及服务特性,构建中运量公交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S3、结合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数据,基于综合赋权法计算得到中运量公交交通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价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降低描述型、定性型评价指标的偏好程度影响,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促进公交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综合效益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机动化出行的比例迅速上升,城市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日益严重。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挥公共交通集约化优势,开展国家“公交都市”建设工程,是贯彻落实国家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调控和引导交通需求,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资源环境压力,推进新时期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中运量公交系统是一种介于大运量轨道交通和地面常规公交之间的公交系统,能够提供较常规公交更大容量、更快速度和更高服务质量的公交出行服务,可以带来城市空间结构和出行方式的良性调整,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性,更加有利于公共交通的规划和城市土地利用。
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运行状态及效益评价是衡量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运行效果的重要研究内容。国外相关研究较早,主要中运量公交系统的组成要素、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以及对多个城市案例进行对比分析等,并没有建立一套完整、通用、用于评价中运量公交系统运营效果的指标体系;国内研究多以描述型评价指标作为评价体系,量纲难以统一,同时很少有指标能直观反映中运量公交相较于常规公交的优劣程度,因此不能全面、客观的评估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的应用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综合效益评价方法,构建多层次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实际数据刻画的指标参数计算方法,进而采用基于综合赋权法的综合效益评价方法,以降低描述型、定性型评价指标的偏好程度影响,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促进公交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公交车辆公共交通系统的多源数据,作为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数据;
S2、根据中运量公交交通系统的运行特征及服务特性,构建中运量公交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S3、结合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数据,基于综合赋权法计算得到中运量公交交通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价值。
所述公交车辆公共交通系统的多源数据包括公交车辆公共交通系统线路服务范围内的常规公交线网数据、中运量公交及常规公交车GPS轨迹数据、中运量公交及常规公交车辆运营数据、中运量公交及常规公交事故数据和居民出行数据。
所述综合赋权法包括主观赋值、客观赋值和综合赋值,具体为基于乘积标度法的主观赋权与基于熵值法的客观赋权。
所述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指标包括运行效益指标、服务效益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以提升指标的目标指向性与落地可行性。
进一步地,所述运行效益指标包括交叉口平均延误比、交叉口平均停车率比、平均行驶速度比、优先潜力利用率比和公交超额优先率比。
所述交叉口平均延误比I1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19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