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盾构隧道联络通道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31310.8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1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孔恒;王晓婵;崔文慧;杨冬梅;冯志豪;孙文智;张涛;卢珊珊;白玉山;田星晨;杜博然;王志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08;E21D11/38;E21D9/12;E06B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孙丽朋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盾构 隧道 联络 通道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联络通道的施工方法,通过在已经贯通的第一盾构隧道的侧壁上选取联络通道的开口位置,在第一盾构隧道和第二盾构隧道对应开口位置处设置混凝土补块,在混凝土补块的强度达到预设强度后,对混凝土补块进行锚索对拉,以固定混凝土补块与盾构隧道的管片;然后,在开口位置进行钻进操作,以贯穿第一盾构隧道和第二盾构隧道,在贯穿之后破除混凝土补块并清除渣土,形成初始通道;最后,对初始通道进行加固且在初始通道内安装防火门,以形成联络通道;利用混凝土补块和锚索对拉以保证第一盾构隧道和第二盾构隧道的强度,避免钻进过程中塌陷或沉降等施工安全问题,并且对联络通道进行加固,以保证联络通道的强度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盾构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盾构隧道联络通道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地铁自身封闭空间的局限性,给地铁的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地铁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会非常的严重。热浪、有毒气体等都会与人流逃生自下而上的方向一致,对于地铁中的人员疏散、逃生等特别不利。
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在两条单线区间隧道应设联络通道,以此来降低火灾对地铁的危害值。现在,盾构法施工已成为地铁区间隧道施工的主要工法,但是,联络通道工程量小、一般位于现况道路或地下管线之下,联络通道大多不能实施降水作业,只能采用注浆、冻结等辅助施工措施,施工安全风险较大,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及环境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盾构隧道联络通道的施工方法,解决了上述施工风险较大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盾构隧道联络通道的施工方法,包括:根据联络通道的开口直径,在已经贯通的第一盾构隧道的侧壁上选取所述联络通道的开口位置;在所述第一盾构隧道的开口位置和第二盾构隧道对应所述开口位置处预设半径范围内分别设置第一混凝土补块和第二混凝土补块;其中,所述第一盾构隧道和所述第二盾构隧道为以及贯通的盾构隧道,且所述联络通道连通所述第一盾构隧道和所述第二盾构隧道;在所述第一混凝土补块和所述第二混凝土补块的强度达到预设强度后,对所述第一混凝土补块和所述第二混凝土补块进行锚索对拉,以固定所述第一混凝土补块与所述第一盾构隧道的管片、所述第二混凝土补块与所述第二盾构隧道的管片;在所述开口位置进行钻进操作,以贯穿所述第一盾构隧道和所述第二盾构隧道;破除所述第一混凝土补块和所述第二混凝土补块并清除渣土,形成初始通道;以及对所述初始通道进行加固且在所述初始通道内安装防火门,以形成所述联络通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开口位置进行钻进操作包括:在所述第一盾构隧道内安装后靠系统和钻进设备;在所述开口位置处安装始发套管;其中所述始发套管靠近所述开口位置一端包括刀具;所述后靠系统和所述钻进设备驱动所述始发套管执行钻进动作;当所述始发套管钻进预设距离后,焊接第二套管与所述始发套管;所述后靠系统和所述钻进设备驱动焊接套管执行钻进动作;其中,所述焊接套管表示多根套管焊接形成的套管;以及当所述焊接套管钻进所述预设距离后,焊接后续套管与所述焊接套管,持续焊接套管直至所述始发套管到达所述第二盾构隧道的管片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后靠系统包括千斤顶;其中,所述当所述焊接套管钻进所述预设距离后,焊接后续套管与所述焊接套管包括:当所述焊接套管剩余在所述第一盾构隧道内的长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值时,停止钻进并收缩所述千斤顶;以及焊接后续套管与所述焊接套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后靠系统和所述钻进设备驱动焊接套管执行钻进动作包括:确定所述联络通道的基线和当前钻进动作的基点;以及基于所述基线和所述基点,确定所述当前钻进动作的钻进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破除所述第一混凝土补块和所述第二混凝土补块并清除渣土包括:破除所述第一混凝土补块和所述第二混凝土补块并对套管内的土壤执行挖掘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初始通道进行加固包括:对所述套管内进行注浆操作,并进行二次衬砌和设置加强环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13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