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型锂电池智能制造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0069.7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5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会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会新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82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锂电池 智能 制造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制造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高效型锂电池智能制造设备,包括有:底座;操作台,操作台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方;压紧装置,压紧装置的工作端垂直设置在操作台的上方,压紧装置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一送料装置,第一送料装置水平的设置在操作台一侧,第一送料装置的输入端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一送料装置的输出端工作方向朝向操作台;第二送料装置,第二送料装置水平的设置在操作台另一侧,第二送料装置的输入端与底座转动连接,第二送料装置的输出端工作方向朝向操作台;该方案实现了设备高效的制造出锂电池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造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高效型锂电池智能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因此这种电池也被称为锂金属电池;与其他电池不同,锂电池具有高充电密度、长寿命和高单位成本等特点,根据结构设计与电极材料不同,锂电池可以产生1.5V(相当于锌-碳或碱性电池)到3.7V的电压;
目前,锂电池在制造的过程中,都会经过电池盖帽这一步骤,但是传统的对于电池盖帽这一步骤都是操作工人将电池置于台座上指定位置,一只手扶住电池,另一只手按压盖帽机构的手柄进行盖帽,这样的方式操作不便,效率较为低下;
故基于上述问题,为此我们设计了这样一种高效型锂电池智能制造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效型锂电池智能制造设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效型锂电池智能制造设备,包括:
底座;
操作台,操作台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方,操作台用于对锂电池做加工;
压紧装置,压紧装置的工作端垂直设置在操作台的上方,压紧装置与底座固定连接,压紧装置用以将盖帽轴向的压紧到锂电池上;
第一送料装置,第一送料装置水平的设置在操作台一侧,第一送料装置的输入端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一送料装置的输出端工作方向朝向操作台,第一送料装置用以将锂电池不间断的输送至操作台旁;
第二送料装置,第二送料装置水平的设置在操作台另一侧,第二送料装置的输入端与底座转动连接,第二送料装置的输出端工作方向朝向操作台,第二送料装置用以将盖帽从上料区输送至操作台。
优选的,压紧装置包括有:
抵紧机构,抵紧机构垂直的设置在操作台上方,抵紧机构的工作方向朝向操作台,抵紧机构用于将盖帽抵紧到锂电池上;
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设置在操作台的上方,第一连接块的下表面与抵紧机构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用以驱动抵紧机构的升降;
第一丝杆,第一丝杆垂直的设置在操作台一侧,第一丝杆的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与第一连接块螺纹配合,第一丝杆用以驱动第一连接块的升降;
第一导柱,第一导柱垂直的设置在操作台另一侧,第一导柱与第一丝杆平行,第一导柱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一导柱与第一连接块间隙配合,第一导柱用以引导第一连接块的升降;
安装架,安装架纵向的设置在操作台两侧,安装架与第一丝杆转动连接,安装架与第一导柱固定连接;
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设置在安装架上方,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丝杆固定连接,第一电机用以驱动第一丝杆围绕其自身轴线旋转;
安装板,安装板与安装架固定连接,安装板用以放置第一电机。
优选的,抵紧机构包括有:
抵紧柱,抵紧柱设有多个,抵紧柱垂直的设置在操作台上方,抵紧柱用于将第二送料装置输送过来的盖帽抵压到锂电池上;
弹簧,弹簧设有多个,弹簧的一端与抵紧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弹簧起到抵紧柱抵紧锂电池时的缓冲作用;
连接座,连接座设置在弹簧的上方,连接座与抵紧柱套接,连接座与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座与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连接座用于带动抵紧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会新,未经刘会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00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安全生产用检测设备
- 下一篇:靶向TGFβ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