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腕管综合征的腕横韧带闭合断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29689.9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8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朱以海;闫铭喆;薛云皓;金利新;赵冬梅;王呈;吴彬;于仁旭;王邦辉;孙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9 | 分类号: | A61B17/3209;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钟继莲 |
地址: | 274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综合征 韧带 闭合 断离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腕管综合征的腕横韧带闭合断离器,包括底板、上压板和钩推刀;底板为内空结构,其一端为具有导向结构的导向端,该导向端封闭,底板的另一端为具有插入口的插入端;底板的上侧开口,上压板可拆卸设置在底板的开口侧,在上压板与底板之间、且靠近导向端的一端具有用于定位腕横韧带的定位空间;钩推刀的一端为具有刀刃的切割端,另一端为手持端,所述钩推刀的切割端由所述底板的插入端插入、并可沿底板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以使所述切割端上的刀刃往复切割腕横韧带;本申请采用钩推刀于定位空间内对腕横韧带进行离断,防止正中神经掌浅弓被手术装置卡压引起的医源性事故,确保腕横韧带完全离断及血管神经未受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腕管综合征的腕横韧带闭合断离器。
背景技术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多种因素所引起的腕管内压力增高,导致正中神经受压、缺血,表现出相应支配区域的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一种卡压性周围神经病。
手术治疗是腕管综合征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掌侧大“S”形切口腕管减压术,手术切口长,创伤大,存在术后广泛瘢痕组织形成,切口区疼痛,恢复时间长等缺点,目前已较少应用。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具有损伤小、瘢痕隐蔽等优点,目前多被临床所采纳,以Okutsu、Agee、Mirza为主要代表的腕掌侧单切口技术和以Chow为代表腕部和掌部的双切口技术,自外展拇指远侧缘与铅笔纵轴交叉处开口,将钩推刀自远端向近端推切腕横韧带,从而起到对正中神经解压的目的。这种手术方式虽然切口较小,但是对于如何防止正中神经损伤的问题仍缺少简单有效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腕管综合征的腕横韧带闭合断离器,采用该断离器进行腕管综合征手术,可有效防止手术过程中的正中神经损伤。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治疗腕管综合征的腕横韧带闭合断离器,包括底板、上压板和钩推刀;所述底板为内空结构,其一端为具有导向结构的导向端,该导向端封闭,所述底板的另一端为具有插入口的插入端;所述底板的上侧开口,所述上压板可拆卸设置在底板的开口侧,在上压板与底板之间、且靠近导向端的一端具有用于定位腕横韧带的定位空间;所述钩推刀的一端为具有刀刃的切割端,另一端为手持端,所述钩推刀的切割端由所述底板的插入端插入、并可沿底板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以使所述切割端上的刀刃往复切割腕横韧带。
进一步,所述钩推刀的切割端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切割部,所述切割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刀刃。
进一步,所述底板导向端的端部为半圆形,导向端的上侧为由导向端向插入端方向向下倾斜的平滑斜面。
进一步,所述底板的相对两侧内壁向其中线方向延伸,分别形成限位板,该限位板与底板底部之间形成容置空间,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形成一滑槽;所述钩推刀的切割端插入底板内、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钩推刀的切割部由该滑槽伸出、并可沿该滑槽往复移动。
进一步,所述底板的相对两侧的上侧分别开设有向下凹陷的定位槽,所述上压板、限位板与定位槽之间形成用于定位腕横韧带的定位空间。
进一步,所述底板导向端的上侧与定位槽之间平滑过渡。
进一步,所述切割部为扇形结构,其下侧固定在钩推刀上,所述切割部上、且对应导向端的一端为弧形。
进一步,所述钩推刀的手持端设有防滑纹。
进一步,所述上压板的截面为倒U型。
进一步,所述底板的导向端具有内空的卡接空间,所述底板的插入端设有定位柱;所述上压板的一端卡入所述卡接空间,另一端定位在所述定位柱上。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菏泽医学专科学校,未经菏泽医学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96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