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心内科临床的新型急救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6204.0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8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关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关金玲 |
主分类号: | A61N1/39 | 分类号: | A61N1/39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王慧敏 |
地址: | 266002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内科 临床 新型 急救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急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心内科临床的新型急救设备,包括急救设备主体,所述急救设备主体包括抢救设备主体,且抢救设备主体顶部的两侧皆开设有设备放置槽,所述设备放置槽的内部放置有除颤器,且除颤器的顶部安装有把手,所述设备放置槽的内部通过锁定机构连接有锁定底座,所述把手的顶部安装有急救方位提示板,且急救方位提示板呈倾斜状设置,所述抢救设备主体顶部的两侧皆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设备固定卡块。本发明提高了稳定性,有效防止了在需要对病患进行急救时,需要对其进行搬运移动,而在进行搬运的过程中,除颤仪可能会产生松动,与放置的槽口产生脱离,使得除颤仪产生掉落造成损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急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心内科临床的新型急救设备。
背景技术
心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而心内科在对病患进行急救操作时,则会使用到除颤仪对病患进行抢救,除颤仪是利用较强的脉冲电流通过心脏来消除心律失常,使之恢复窦性心律的一种医疗器械,是手术室必备的急救设备,因此可知现有的用于心内科临床的新型急救设备基本上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现在的急救设备普遍为一体式结构设计,在需要对病患进行急救时,需要对其进行搬运移动,而在进行搬运的过程中,除颤仪可能会产生松动,与放置的槽口产生脱离,使得除颤仪产生掉落造成损坏,降低了易用性和实用性,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用于心内科临床的新型急救设备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心内科临床的新型急救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需要对病患进行急救时,需要对其进行搬运移动,而在进行搬运的过程中,除颤仪可能会产生松动,与放置的槽口产生脱离,使得除颤仪产生掉落造成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心内科临床的新型急救设备,包括急救设备主体,所述急救设备主体包括抢救设备主体,且抢救设备主体顶部的两侧皆开设有设备放置槽,所述设备放置槽的内部放置有除颤器,且除颤器的顶部安装有把手,所述设备放置槽的内部通过锁定机构连接有锁定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的顶部安装有急救方位提示板,且急救方位提示板呈倾斜状设置,所述抢救设备主体顶部的两侧皆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设备固定卡块,且设备固定卡块的另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穿过设备固定卡块和抢救设备主体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活动空腔,且活动空腔开设在抢救设备主体的内部,所述活动空腔位于设备放置槽的后侧,所述活动空腔的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传动轴杆,且传动轴杆的一端贯穿活动空腔延伸至抢救设备主体的上表面,所述传动轴杆外侧的底端安装有传动齿轮,且传动齿轮的两侧皆啮合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相远离的一端皆安装有移动限位卡杆,所述移动限位卡杆相靠近的一侧皆固定有限位卡块,且限位卡块的一端皆贯穿活动空腔延伸至设备放置槽的内部,所述锁定底座的两侧皆开设有限位卡槽,且限位卡槽和限位卡块相卡合。
进一步的,所述齿条板的外侧皆设置有滑动套筒,且滑动套筒的一侧固定在活动空腔的内壁,所述移动限位卡杆相靠近的一侧皆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皆固定在齿条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卡块和限位卡槽皆为倾斜状结构设计,所述锁定底座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底部皆安装在设备放置槽的内壁底端,所述锁定底座的顶部通过卡合机构连接有除颤器。
进一步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通风板,且通风板位于锁定底座的顶部,所述锁定底座顶端的两侧皆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内部皆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穿过固定板与通风板螺纹连接,所述通风板顶部的两侧皆安装有卡板。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空槽,且空槽和通风板相匹配,所述通风板的外侧开设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卡板和除颤器相卡合,所述卡板为“L”字形结构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关金玲,未经关金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62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