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单轨吊剐蹭致灾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24323.2 | 申请日: | 2021-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2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冯晓巍;杨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6C13/16 | 分类号: | B66C13/16;B66C13/22;B66C15/06;E21F17/18 |
| 代理公司: | 徐州苏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43 | 代理人: | 刘振祥 |
| 地址: | 2211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单轨 吊剐蹭致灾 监测 预警系统 方法 | ||
一种防止单轨吊剐蹭致灾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系统:两个监测预警机构分别安装在单轨吊车头的左右两侧;监测预警机构包括固定连杆A、固定连杆B、感应报警器和触发线;感应报警器包括外壳体、固定触发片、活动触发片、弹簧、感应控制器、报警器和反向刀片;方法:张紧触发线并使弹簧处于弹性拉伸状态;在锚杆索或者其他支护构件外露端阻挡住触发线时,反向刀片将触发线割断,感应控制器在检测到固定和活动触发片吸合后控制触发报警器鸣笛预警;操作人员听到报警提醒后采取应急措施防止损害。该系统和方法能够及时发现巷道两帮煤岩体的变形情况,并能自动化的进行报警提醒,以使操作人员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起到减少灾害发生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涉及煤矿大变形水平巷道等井巷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单轨吊剐蹭致灾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煤矿多以井工开采为主,其中斜井开拓方式作为三大开拓巷道准备方式之一广泛应用于浅埋矿井的开采之中。受制于采掘应力环境日趋复杂及巷道迎头帮部不能及时支护等原因,开挖后的巷道后期两帮移近量较大,甚至会导致巷道不能满足正常的生产需求。煤矿通常使用单轨吊向生产工作面内运输施工所用材料及人员,而单轨吊车厢及单轨吊车头宽度尺寸较大,从而在其运行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巷道跨度空间。当巷道两帮移近量超过一定范围时,两帮已经施工的锚索外露端则必然会给运行当中的单轨吊造成剐蹭,而斜井又存在一定的倾角,易造成单轨吊仰翻或者倾翻从而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安全事故,事实上,单轨吊在运行过程中因被剐蹭从而致灾的事故时有发生,且在已经统计的巷道安全事故之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现有的单轨吊为了防止剐蹭致灾的情况发生,多在操作人员发现后再采取紧急制动的方式,以此来减少损害,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降低发生安全事故可能性的作用,但在围岩变形较大的水平巷道中,操作人员的视线受到环境的制约,如果操作人员发现迟滞,就极易引发碰撞,而当实际发生碰撞之后,车厢倾翻或者仰翻往往都是瞬发性的,很难再通过相关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紧急安全制动,从而并不能高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故现有的技术尚不能起到有效减少灾害发生的作用,更不能起到提前探测提前预警的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单轨吊剐蹭致灾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该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巷道两帮煤岩体的变形情况,并能自动化的进行报警提醒,以使操作人员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可有效起到减少灾害发生的作用。该方法步骤简单,能在巷道两帮煤岩体变形超过特定范围临界值时进行自动化的预警,能有助于减少灾害发生的几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单轨吊剐蹭致灾的监测预警系统,包括两个监测预警机构,两个监测预警机构左右对称的设置在单轨吊车头的左侧和右侧;
所述监测预警机构包括两根固定连杆A、两根固定连杆B、两个感应报警器和两根触发线;
两根固定连杆A分别设置在单轨吊车头下端的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杆A长度方向沿单轨吊车头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其里端与单轨吊车头的外端固定连接;
两根固定连杆B分别设置在单轨吊车头上方的左部和右部,固定连杆B的下端与单轨吊车头上端固定连接,其上端向外侧弯折后延伸到单轨吊车头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43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