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纳米锰锌铁氧体纤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3545.2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8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商雅静;罗凡;张宇阳;段中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G49/00 | 分类号: | C01G49/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胡炳旭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纳米 铁氧体 纤维 方法 | ||
一种制备纳米锰锌铁氧体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S1,将可溶性二价锰盐、二价锌盐和三价铁盐,加入到去离子水中,采用超声处理使颗粒溶解完全,并充分搅拌以形成反应溶液;S2,向上述反应溶液中添加氢氧化钠溶液以及表面活性剂CTAB,并搅拌;S3,将步骤S2的反应溶液移入到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待水热完毕后让反应釜自然冷却,移去上层清液,将沉淀物清洁干净后,在真空烘箱中烘干;S4,将步骤S3烘干后的产物研成粉末,以得到纤维状的锰锌铁氧体。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锰锌铁氧体纳米材料的形貌多为球状或颗粒状,锰锌铁氧体形貌不一致、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锰锌铁氧体纤维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锰锌铁氧体纤维的方法。
背景技术
锰锌铁氧体纤维是软磁铁氧体的一种。锰锌铁氧体纤维属尖晶石型结构,由铁、锰、锌的氧化物及其盐类采用陶瓷工艺制成。它具有高的起始导磁率。一般在1千赫至10兆赫的频率范围内使用。可制作电感器、变压器、滤波器的磁芯、磁头及天线棒。通常被称为铁氧体磁芯。
现有技术如公开号为CN101306472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锰锌铁氧体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上述技术中通过采用以可溶性的铁盐、锌盐、锰盐为起始原料,乙二醇为溶剂并辅以各种添加剂,从而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粒径在50nm至200nm的球状锰锌铁氧体。上述制备方法虽然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的优点。但是,该制备方法制备出的锰锌铁氧体纳米材料的形貌多为球状或颗粒状。上述不同尺寸和形貌的锰锌铁氧体在性能上各不相同,现有的制备方法缺乏对水热合成过程中样品的成核与生长过程进行调控,导致锰锌铁氧体形貌不一致、性能差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采用表明活性剂对水热合成过程中样品的成核与生长过程进行调控,通过控制锰锌铁氧体形貌,进一步提升其性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制备纳米锰锌铁氧体纤维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锰锌铁氧体纳米材料的形貌多为球状或颗粒状,锰锌铁氧体形貌不一致、性能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备纳米锰锌铁氧体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可溶性二价锰盐、二价锌盐和三价铁盐,加入到去离子水中,采用超声处理使颗粒溶解完全,并充分搅拌以形成反应溶液;
S2,向上述反应溶液中添加氢氧化钠溶液以及表面活性剂CTAB,并搅拌;
S3,将步骤S2的反应溶液移入到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待水热完毕后让反应釜自然冷却,移去上层清液,将沉淀物清洁干净后,在真空烘箱中烘干;
S4,将步骤S3烘干后的产物研成粉末,以得到纤维状的锰锌铁氧体。
表面活性剂CTAB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表面活性剂。
可选的,在步骤S2中,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溶液pH为10.0至12.0;和/或,
添加有氢氧化钠溶液以及表面活性剂CTAB的所述反应溶液,在磁力搅拌器作用下搅拌。
可选的,在步骤S3中,所述沉淀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冲洗6至7次,以洗净所述沉淀物。
可选的,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表面活性剂CTAB的浓度范围是0.05mol/L至0.4mol/L,所述表面活性剂CTAB的加入量为5ml。
可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CTAB的浓度为0.2mol/L,加入量为5ml。
可选的,在步骤S3中的所述反应溶液的体积为反应斧体积的1/2;且,
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80℃至220℃,反应时间为12h至36h,以制得纳米锰锌铁氧体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35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