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消能支墩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23479.9 | 申请日: | 2021-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3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于天昊;邓雪松;林容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B1/98;E04H9/02;E04B1/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谢倾佳;宋亚楠 |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消能支墩 连接 节点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消能减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消能支墩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作预制上支墩构件;对预制上支墩构件和预制框架顶梁进行拼装;制作竖向调节构件的固定端;对竖向调节构件的固定端进行安装;在工厂内制作预制下支墩构件;在工厂内制作预制框架底梁;在工厂内制作阻尼器构件;在工厂内制作竖向调节构件的其他零件;将上支墩-顶梁组合件、预制下支墩构件、预制框架底梁、阻尼器构件和竖向调节构件的其他零件运至施工现场并进行安装。本发明具有能调整竖向尺寸,安装方便,施工效率高,加工精度要求低,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且质量好,消能减振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能减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消能支墩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绿色建筑及工业化建筑成为未来的趋势,装配式建筑将逐渐得到发展,但装配式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到地震等外部动力荷载的作用,当作用于建筑物的外部动力荷载达到一定的强度时,建筑物会产生强烈的振动,不仅严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而且可能威胁建筑物的安全,造成建筑物破坏、倒塌的灾难性后果,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比现浇结构的抗震性能弱,使得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故需要运用消能减震技术来解决装配式建筑当前的难题。目前,消能支墩通常是直接吊运至现场后进行制作和施工,但现浇的消能支墩需要经过绑扎钢筋笼、浇筑及养护混凝土到设计强度等步骤才能进行阻尼器安装,花费时间较长,安装效率低,影响消能减震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且支墩型支撑高度一定,不可调节,为了保证支墩型支撑的安装精度,需要控制支墩型支撑的加工误差,以免出现支墩型支撑过高或过低的现象出现,对建设周期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消能支墩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能调整竖向尺寸,安装方便,施工效率高,加工精度要求低,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且质量好,消能减振效果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消能支墩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工厂内制作上支墩-顶梁组合件:
S1.1、制作预制上支墩构件;
S1.2、制作预制框架顶梁;
S1.3、对步骤S1.1和步骤S1.2中制作的预制上支墩构件和预制框架顶梁进行拼装,先将所述预制框架顶梁与所述预制上支墩构件连接,再往连接处注入高强砂浆;
S1.4、制作竖向调节构件的固定端:所述竖向调节构件的固定端包括连接支座和第一锚固钢筋,将所述连接支座与所述第一锚固钢筋焊接;
S1.5、对步骤S1.4制作的竖向调节构件的固定端进行安装:先将所述第一锚固钢筋插接在所述预制上支墩构件的下端,再浇筑混凝土,并对其进行养护,从而完成上支墩-顶梁组合件的制作;
S2:在工厂内制作预制下支墩构件;
S3:在工厂内制作预制框架底梁;
S4:在工厂内制作所述阻尼器构件;
S5:在工厂内制作竖向调节构件的其他零件:所述竖向调节构件的其他零件包括连接夹片和调节支座,按照设计图纸制作出连接夹片和调节支座;
S6:将步骤S1至步骤S5中制作的所述上支墩-顶梁组合件、所述预制下支墩构件、所述预制框架底梁、所述阻尼器构件和所述竖向调节构件的其他零件运至施工现场并进行安装;
其中,步骤S6的具体安装步骤如下:
S6.1:将所述预制框架底梁吊运至地面;
S6.2:将所述预制下支墩构件吊运至预设位置,使所述预制下支墩构件与所述预制框架底梁连接,并向连接处注入高强砂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34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