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间歇运动控制技术的羽毛球组装系统及其组装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21904.0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7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汪光龙;杨定山;杨俊;凌玉杰;付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无为县曙光羽毛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67/187 | 分类号: | A63B67/187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帅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间歇 运动 控制 技术 羽毛球 组装 系统 及其 工艺 | ||
1.基于间歇运动控制技术的羽毛球组装系统,包括工作台(1)、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承载转台(2)、圆周均布在承载转台(2)台面侧边上的若干个承载座(3),其特征在于:每个承载座(3)均以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承载转台(2)上,承载转台(2)的左侧设有侧向支撑架(4),侧向支撑架(4)上设有羽片料斗(5)、位于羽片料斗(5)底部出口处的羽片夹插机构,羽片夹插机构位于承载转台(2)左侧处承载座(3)的上方,侧向支撑架(4)上还设有调整羽片夹插机构组装角度的调整机构,工作台(1)上设有分别与承载座(3)、调整机构动力连接以驱使调整机构、承载座(3)各自间歇运动的驱动机构;
羽片夹插机构包括铰接在侧向支撑架(4)上的铰接安装板(6)、竖直安装在铰接安装板(6)板面上的气动夹具(7),调整机构与铰接安装板(6)上远离铰接处的一端连接;
调整机构包括底部与铰接安装板(6)滑动连接且水平滑装在侧向支撑架(4)上的调整导板(9)、水平设置在侧向支撑架(4)上且下侧盘面与调整导板(9)顶部滑动连接的调整齿盘(10)、与调整齿盘(10)啮合连接的调整齿轮(11),调整齿轮(11)与驱动机构动力连接;
调整机构还包括设置在铰接安装板(6)左右两侧的角度限位挡块(8);
调整齿盘(10)与调整齿轮(11)的直径比为1:2;
调整齿轮(11)为不完全齿轮,其有齿部设有两个且以圆心对称分布,两个有齿部所对应的圆心角均为90°;
调整导板(9)的底部前后两端设有竖直滑槽(91),铰接安装板(6)上远离铰接处的端部上设有滑装在竖直滑槽(91)内的连接凸块(61),调整导板(9)的顶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分布的水平滑槽(92),调整齿盘(10)的下盘面上设有滑装在水平滑槽(92)内的连接凸销(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间歇运动控制技术的羽毛球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承载座(3)的底部均同轴连接有转盘(12),转盘(12)的盘端面上设有十六个沿同一方向倾斜分布的斜向通槽(121),转盘(12)与驱动机构动力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间歇运动控制技术的羽毛球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竖直分布且下轴部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传动转轴(14)、设置在工作台(1)底部且与传动转轴(14)连接的驱动电机(13)、对应设置在传动转轴(14)下部的驱动转轮(15),传动转轴(14)与调整齿轮(11)同轴连接,驱动转轮(15)的上轮面侧边设有转动拨销(151),转动拨销(151)与转盘(12)上的斜向通槽(121)配合。
4.应用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间歇运动控制技术的羽毛球组装系统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一)先将羽毛球球头对应放入到承载座(3)内,羽片料斗(5)内放满羽片;
(二)羽片料斗(5)内的自动下料机构自动下料,使羽片从出口掉落,预先使气动夹具(7)先夹持一片羽片;
(三)启动驱动电机(13),使调整齿轮(11)、驱动转轮(15)同步顺时针转动;
(四)调整齿轮(11)顺时针转动一圈,使气动夹具(7)调整插入角度,将羽片插入后复位,并再次夹持羽片;
(五)于此同时,驱动转轮(15)同步顺时针转动,使拨动转盘(12)逆时针转动十六分之一圈;
(六)重复步骤(四)、步骤(五)十六次,完成一个羽毛球球头的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无为县曙光羽毛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无为县曙光羽毛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19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