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电极的补锂方法、负电极的补锂装置、负电极以及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1874.3 | 申请日: | 202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42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森;边玉珍;汪顺;王蒙;黄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0525;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王春锋 |
地址: | 51811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方法 装置 以及 电池 | ||
1.一种负电极的补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负电极依次通过第一补锂阶段和第二补锂阶段,以使补锂极片为所述负电极补锂;
所述第一补锂阶段的补锂电流大于所述第二补锂阶段的补锂电流;
经过所述第一补锂阶段后,所述负电极的首次效率为第一目标首次效率,经过所述第二补锂阶段后,所述负电极的首次效率为第二目标首次效率;
所述第一目标首次效率与所述负电极未补锂的首次效率之差为第一补锂效率,所述第二目标首次效率与所述负电极未补锂的首次效率之差为第二补锂效率,所述第一补锂效率为所述第二补锂效率的80%-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锂阶段的电流倍率范围0.1C-0.8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补锂阶段的电流倍率范围0.01C-0.08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锂阶段包括将所述负电极置于含有添加剂的电解液中,所述第一补锂阶段的添加剂包括LiPO2F2、LiBF4、LiDFOB、LiBOB、FSI、TFSI、LiTDI、LiPDI、LiHDI和DFOP中的至少一种,以使所述负电极在其表面形成无机组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补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锂阶段的添加剂在电解液中的浓度范围为0.1-2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补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补锂阶段包括将所述负电极置于含有添加剂的电解液中,所述第二补锂阶段的添加剂包括VC、VEC、FEC、FEMC、TFEC、TEP、TAP、TMSB、TMB、PS、PES和DTD中的至少一种,以使所述负电极在其表面形成有机组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补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补锂阶段的添加剂在电解液中的浓度范围为0.1-20%。
8.一种负电极的补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锂装置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补锂方法,所述补锂装置包括:
第一补锂单元(100)和第二补锂单元(200);
所述第一补锂单元(100)和所述第二补锂单元(200)内均设置有补锂极片(2);
所述负电极(1)设置于所述第一补锂单元(100)和所述第二补锂单元(200)内,所述补锂极片(2)被配置为对所述负电极(1)进行补锂;
所述第一补锂单元(100)的补锂电流大于所述第二补锂单元(200)的补锂电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补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锂单元(100)和第二补锂单元(200)内均填充有电解液,所述电解液为电解质锂盐在非水溶剂中形成的溶液。
10.一种负电极(1),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电极(1)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补锂方法获得。
1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电极、隔膜和权利要求10所述的负电极(1);
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1)分别设置于所述隔膜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187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烯烃复分解反应方法
- 下一篇:复合型硫化亚铁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