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态金属发电的液压型耐张线夹无线测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1483.1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8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时峰;张海东;王璋;毛家旺;袁齐坤;刘有胜;陈宣林;邓中原;张宇雄;秦红湖;刘林;苗俊;李文达;宋凯;湛留洋;张方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G7/05 | 分类号: | H02G7/05;H02N11/00;H02J7/32;H02J7/00;G01K1/02;G01K1/14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刘冠群 |
地址: | 655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态 金属 发电 液压 型耐张线夹 无线 测温 装置 | ||
本发明是一种液态金属发电的液压型耐张线夹无线测温装置,包括防护外壳、数据采集模块、通讯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供电模块和液态金属发电模块;防护外壳通过导热安装铝板固定在输电线路液压型耐张线夹处;数据采集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有线连接;数据处理模块与通讯模块电路板连接;通讯模块通过中继器与后台服务器无线信息传输。本发明在输电线路液压型耐张线夹发热时,导热安装铝板上的温度传感器将收集到的液压型耐张线夹温度数据传输至测温处理器处理,数据处理完成后通讯模块通过中继器将温度数据传输至后台服务器。本发明供电采用电池加液态金属温差发电混动模式,通过对采集的信息进行传输,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测温精度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输电线路温度在线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态金属发电的液压型耐张线夹无线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架空输电线路电气设备发热缺陷约占到电气部分缺陷的50%以上,一旦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往往导致“断一点、停一线、黑一片”严重后果的发生,严重威胁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网的安全运行。
为了及时发现和消除线路设备发热缺陷,传统的运维方法是检测人员必须到现场利用红外热成像仪对架空输电线路电气部位进行热成像分析,才能得到可靠、真实的数据,特别是迎峰度夏期间,用电量大幅攀升,线路负荷普遍较重,同时也是输电线路发热的高发期。每年一到此时,需要有大量的线路运维人员携带专用红外测温设备,翻山越岭跑现场进行测量,以便及时掌握线路的运行状况。这种传统的线路运维方法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取线路运行参数,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线路运维作业人员还面临着大量的安全风险,如中暑、交通意外、溺水、动物伤害等等。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态金属发电的液压型耐张线夹无线测温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液态金属发电的液压型耐张线夹无线测温装置,该液态金属发电的液压型耐张线夹无线测温装置包括防护外壳、数据采集模块、通讯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供电模块和液态金属发电模块;所述防护外壳为中空壳体结构,其底部设有导热安装铝板,且通过导热安装铝板固定在输电线路液压型耐张线夹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为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位于防护外壳与导热安装铝板之间,其与数据处理模块有线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为测温处理器,其设于防护外壳内部,其与通讯模块电路板连接;所述通讯模块设于防护外壳内部,其与中继器连接,且通过中继器与后台服务器无线信息传输;所述供电模块由锂电池组,其设于防护外壳内部,分别为温度传感器、测温处理器、通讯模块和中继器供电;所述液态金属发电模块位于防护外壳外部及防护外壳与导热安装铝板之间,其与锂电池组有线连接,通过液态金属温差形成电势产生电流为锂电池组提供电力。
进一步,所述液态金属发电模块由温差发电片、冷端散热片和液态金属构成,温差发电片位于防护外壳与导热安装铝板之间,其上下表面分别设有液态金属;冷端散热片安装于防护外壳外部,冷端散热片和液态金属之间存在温差,通过液态金属温差发电片形成电势产生电流。
进一步,所述防护外壳与导热安装铝板之间还设有绝热密封垫。
进一步,所述防护外壳的顶部还设有可拆卸的顶盖。
进一步,所述顶盖与防护外壳之间还设有防水垫。
进一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除测温处理器外还包括测温处理器包括DSP数据采集卡、切比雪夫滤波器和AD转换器;
基于上述装置,数据处理模块对所采集的液压型耐张线夹温度数值进行以下步骤的数据处理过程:
步骤1数据采集:温度传感器数据通过DSP数据采集卡对温度传感器数据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送入测温处理器进行后续分析,数据采样频率为5000hz;
步骤2预处理: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先通过切比雪夫滤波器,将温度数据中的杂波滤除,通过DSP数据采集器后,再通过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后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14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