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部分脱脂亚麻籽粉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20437.X | 申请日: | 2021-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5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冯学金;杨建春;王利琴;郭秀娟;何霞;殷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23L25/00 | 分类号: | A23L25/00;A23L5/20;A01G22/00;A01C21/00;C11B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田立媛 |
| 地址: | 037008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部分 脱脂 亚麻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部分脱脂的亚麻籽粉制备方法,包括清选、初次微波处理、压榨、喷水闷润、二次微波处理、粉碎等过程,通过优化微波脱毒技术,不仅可以高效脱除亚麻籽中生氰糖苷,还有利于提高亚麻籽油和部分脱脂亚麻籽粉的色泽、气味等感官品质;同时通过叶面喷施硒肥,显著提高亚麻籽硒含量,并结合压榨手段,进一步提高亚麻饼硒含量,最终得到富硒的部分脱脂亚麻籽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亚麻籽种植及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部分脱脂亚麻籽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为亚麻科亚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可分为油用型、纤用型以及油纤兼用型。亚麻籽是油用亚麻的种子,亚麻籽含油率高达35%-45%,亚麻籽油富含α-亚麻酸,是人体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同时,亚麻籽还含有其他重要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膳食纤维、亚麻木酚素、维生素、矿物质等。亚麻籽中膳食纤维约占28%,其中1/3是可溶性膳食纤维,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调节血糖;2/3是不可溶性膳食纤维,有润肠通便的功效。而且,亚麻籽中木酚素含量是其它植物的75-800倍左右,木酚素是一种植物雌激素,也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具有抗癌(尤其是前列腺癌、乳腺癌和结肠癌)、缓减妇女更年期症状等功效。
目前,亚麻籽主要用于压榨亚麻籽油,榨油后副产品亚麻饼约占亚麻籽重量的60%-65%,亚麻饼中含有蛋白质、膳食纤维、残留亚麻籽油、亚麻木酚素、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粉碎后即可制成部分脱脂亚麻籽粉。研究表明,部分脱脂亚麻籽粉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润肠通便、改善人体内抗氧化活性等作用。
但是,亚麻籽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生氰糖苷,且亚麻籽压榨制油后,生氰糖苷几乎全部残留在亚麻饼中,从而会造成制得的部分脱脂亚麻籽粉中含有生氰糖苷。生氰糖苷具有极强的毒性,会在水解酶存在下生成氢氰酸,氢氰酸会造成细胞中毒性缺氧、心率紊乱、肌肉麻痹等,从而危害生命。所以,为保证部分脱脂亚麻籽粉的食用安全,必须对亚麻籽进行脱毒处理。而现有的亚麻籽脱毒方法包括烘烤法、发酵法、水煮法、挤压膨化法、微波处理法等,研究表明微波处理是一种能够高效脱除生氰糖苷的方法,对亚麻籽中生氰糖苷的去除效率最高。
而现有采用微波对亚麻籽进行脱毒处理的过程中,只在压榨前进行一次性的微波处理,为提高脱毒率一般设置的微波输出功率较大、处理时间较长。但是,长时间、大功率的微波处理,会导致亚麻籽中水分含量过低,从而影响生氰糖苷的分解;同时,长时间、大功率的微波处理,还会导致亚麻籽出现焦糊现象,不仅营养破坏严重,亚麻籽油和部分脱脂亚麻籽粉的色泽、气味等感官品质也会明显下降。
因此,提供一种既能有效脱毒、又不破坏营养物质的部分脱脂亚麻籽粉制备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部分脱脂的亚麻籽粉制备方法,通过优化微波脱毒技术,不仅可以高效脱除亚麻籽中生氰糖苷,还有利于提高亚麻籽油和部分脱脂亚麻籽粉的色泽、气味等感官品质;同时通过叶面喷施硒肥,显著提高亚麻籽硒含量,并结合压榨手段,进一步提高亚麻饼硒含量,最终得到富硒的部分脱脂亚麻籽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部分脱脂亚麻籽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亚麻籽进行清选,然后进行初次微波处理,得到脱毒亚麻籽;
(2)取脱毒亚麻籽进行压榨,得亚麻籽油和亚麻饼;
(3)在亚麻饼上均匀地喷洒净水后覆盖塑料闷润,然后进行二次微波处理,得到二次脱毒亚麻饼,然后进行二次微波处理,得到二次脱毒亚麻饼;
(4)取二次脱毒亚麻饼粉碎后过筛即得所述部分脱脂亚麻籽粉。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清选操作采用机械清选的方式,可以快速、高效的除去杂草种子、杂质以及破碎的或不饱满的种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未经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04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管上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基于近红外的脑损伤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