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信号校正机制的数模转换电路及数模转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19135.0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42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林楷越;何轩廷;黄亮维;苏季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1/10 | 分类号: | H03M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 11517 | 代理人: | 王再芊;毕长生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信号 校正 机制 数模 转换 电路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信号校正机制的数模转换方法,其被应用于一包括根据总电流产生输出模拟信号的温度计控制式电流源及控制电路的数模转换电路中。数模转换方法包括:使该控制电路获取电流源的电流偏差值;使控制电路对电流偏差值进行排序程序以产生开启顺序,其中电流偏差值依开启顺序分成电流偏差值群组,每两个相邻的电流偏差值群组间正负相反,以在依开启顺序进行累加时彼此交错抵消,维持总电流偏差值的总绝对值不大于电流偏差值中最大绝对值的一半;以及使控制电路根据输入数字信号所包括的温度计码控制电流源依开启顺序开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模转换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信号校正机制的数模转换电路及数模转换方法。
背景技术
数模转换电路是将信号从数字形式转换为模拟形式的重要元件。数模转换电路可根据不同的数字码,乘以对应的转换增益值,进而产生不同大小的模拟信号。
然而,对于电流输出型数模转换电路而言,制程上的漂移将导致输出的振幅与形状产生非理想的偏移。振幅上的偏移将严重影响系统效能。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信号校正机制的数模转换电路及方法,以改善现有技术。
本发明包括一种具有信号校正机制的数模转换电路,包括:温度计控制式的电流源及控制电路。电流源根据总电流产生输出模拟信号。控制电路获取电流源所对应的电流偏差值,并对电流偏差值进行排序程序以产生开启顺序,其中电流偏差值依开启顺序分成多个电流偏差值群组,每两个相邻的电流偏差值群组间正负相反,以在依开启顺序进行累加时彼此交错抵消,进而维持电流偏差值的总电流偏差值的总绝对值不大于电流偏差值中的最大绝对值的一半,并根据输入数字信号所包括的多个温度计码控制电流源依开启顺序开启。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具有信号校正机制的数模转换方法,其被应用于数模转换电路中,数模转换电路包括根据总电流产生输出模拟信号的多个温度计控制式的电流源及控制电路。数模转换方法包括:使该控制电路获取电流源所对应的多个电流偏差值;使控制电路对电流偏差值进行排序程序以产生开启顺序,其中电流偏差值依开启顺序分成多个电流偏差值群组,每两个相邻的电流偏差值群组间正负相反,以在依开启顺序进行累加时彼此交错抵消,进而维持电流偏差值的总电流偏差值的总绝对值不大于电流偏差值中的最大绝对值的一半;以及使控制电路根据输入数字信号所包括的多个温度计码控制电流源依开启顺序开启。
有关本发明的特征、实施与功效,现配合图示对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具有信号校正机制的数模转换装置的模块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数模转换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具有信号校正机制的数模转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排序程序的流程图;及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选择程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信号校正机制的数模转换电路及方法,通过进行排序程序以产生开启顺序,使电流源间的电流偏差值在电流源依开启顺序开启时彼此抵消,从而达到较佳的线性度。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具有信号校正机制的数模转换装置100的模块图。数模转换装置100包括:数模转换电路110、回声传送电路120、校正电路130、回声消除电路140、误差计算电路150、反转误差计算电路160、校正参数运算电路170及回声消除数模转换电路180。
数模转换电路110从信号源SS接收输入数字信号IS产生输出模拟信号OAS。信号源SS可例如为通讯系统中的传送电路(T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91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索引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缝网压裂增能解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