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电缆排管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15933.6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10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婧;栾竟松;李刚;谢博;刘扬;张积辉;李瑞轩;冯双利;于金生;王政;刘垠杰;邵华强;刘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6 | 分类号: | H02G1/16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牟晓丹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缆 修复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电缆排管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属于电缆排管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技术领域。包括由第一排管修复件、第二排管修复件构成的内腔呈圆柱形的排管修复体,其中,第一排管修复件呈中空圆柱形,沿着第一排管修复件长度方向开设有一条用于穿过电缆的开口,第二排管修复件插装于开口处且能将开口封住,排管修复体与正常排管之间通过上下对接的异形抱箍、抱箍本体紧固为一体。本发明可以同时弥补电缆排管外侧附电缆管壁导致的排管机械强度和电缆通畅度低,以及在破损处新设工井成本高、养护周期长、增大道路隐患等缺陷,使排管修复更加便捷高效、省时省力、施工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电缆排管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属于电缆排管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时现代城市化的发展,电缆通道越来越多,使电缆排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市政以及其他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电缆排管破损情况时有发生。
针对破损排管,现有修复工艺过于简单:一是在破损电缆管外侧附一层管壁,成本低廉,但排管的机械强度和电缆的通畅度较低;二是在破损处增设工井,保留了电缆通畅度,却增加了道路的隐患,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型电缆排管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可以同时弥补电缆排管外侧附电缆管壁导致的排管机械强度和电缆通畅度低,以及在破损处新设工井成本高、养护周期长、增大道路隐患等缺陷,使排管修复更加便捷高效、省时省力、施工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电缆排管修复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由第一排管修复件1、第二排管修复件3构成的内腔呈圆柱形的排管修复体,其中,第一排管修复件1呈中空圆柱形,沿着第一排管修复件1长度方向开设有一条用于穿过电缆12的开口,第二排管修复件3插装于开口处且能将开口封住,排管修复体与正常排管10之间通过上下对接的异形抱箍5、抱箍本体4紧固为一体;其中,第二排管修复件3上下表面均呈弧形,第二排管修复件3与第一排管修复件1相接触的两侧呈阶梯型,第二排管修复件3下表面与第一排管修复件1内表面衔接后形成圆柱形内腔;
所述异形抱箍5整体呈C型,异形抱箍5下表面开设有卡槽6,卡槽6形状与第二排管修复件3高于第一排管修复件1部分的形状相匹配;
所述异形抱箍5与抱箍本体4两端设有安装耳7,安装耳7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螺丝8的螺丝孔9;
所述排管修复体还包括第三排管修复件11,第三排管修复件11位于正常排管10外表面且位置靠近第二排管修复件3,第三排管修复件11形状与第二排管修复件3高于第一排管修复件1部分的形状相匹配,从而能使排管修复体与正常排管10通过抱箍紧固为一体;
所述开口的宽度≥100mm,所述排管修复体内径与正常排管10内直径一致,均为167mm;
所述第二排管修复件3下表面两端的直线距离≥100mm,第二排管修复件3的第一台阶与第一排管修复件1的开口吻合且能组成内直径为167mm的圆筒,第二排管修复件3的第二台阶内表面与第一排管修复件1外表面紧密贴合。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电缆排管修复装置的修复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破碎部分所在排管段整体裁除;
2、将第一排管修复件1套设于电缆12外部,然后将第二排管修复件3安装于第一排管修复件1的开口处,形成排管修复体;
3、将排管修复体一端紧靠正常排管10,将第三排管修复件11放置于正常排管10上且位置紧靠第二排管修复件3,或者将第三排管修复件11与第二排管修复件3连接为一体;
4、通过上下对接的异形抱箍5、抱箍本体4将正常排管10、排管修复体紧固为一体,抱箍数量根据排管修复长度确定,确保修复后排管内壁通畅,满足电缆敷设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59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