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锂电池/双碳层包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15926.6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8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敖晓凭;杨成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众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05;H01M4/525;H01M4/58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锂电池 双碳层包覆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提供一种低温锂电池/双碳层包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采用多维有序介孔碳CMK‑3为硬模板和碳源,葡萄糖为二次包覆碳源,通过将锂源、镍源、锰源、钴源前驱体“浇注”到介孔碳材料的三维纳米空间内进行高温高压水热合成镍钴锰酸锂,限制粒子生长过程中体积扩增,防止粒子间团聚;高温烧结,粒子生长成型,并进行二次碳包覆,有效控制材料的尺寸和形貌。材料在介孔碳多维孔道内生长,有利于控制材料的尺寸,降低材料一次粒径,增大比表面积,缩短锂离子迁移距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低温锂电池/双碳层包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镍钴锰酸锂低温性能的改进主要有三个方面:一、表面改性,在材料晶体表面包覆优良的电子导体(如碳、金属、金属氧化物、导电高分子等)或快离子导体,以提升离子或电子在晶体表面的传输,从而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二、体相掺杂,体相掺杂主要减少材料的带隙宽度,增强体相的电子导电性,另一方面诱导晶格畸变,改善锂离子在晶格内部的扩散速率;三、形貌优化,形貌优化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加反应活性位点、缩短锂离子扩散距离、增加材料振实密度等。镍钴锰酸锂颗粒的粒径、微观形貌、晶体结构、掺杂和包覆物质的种类及含量等因素,很难通过单一的改进方法达到理想效果,如碳包覆改进镍钴锰酸锂时,获得均一、完整的碳包覆层比较困难,且单层的碳包覆,含碳量偏低,材料的电子导电性效果不理想。
因此,本发明专利,开发出一种以多维有序介孔碳为硬模板和碳源,葡萄糖为二次包覆碳源,将镍源、钴源、锰源、磷源、碳源、锂源“浇注”到纳米碳的三维纳米空间内,均匀混合后,经高温烧结,二次碳包覆等方法控制材料的尺寸和形貌,改善电池低温性能的低温锂电池/双碳层包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多维有序介孔碳为硬模板和碳源,葡萄糖为二次包覆碳源,将镍源、钴源、锰源、磷源、碳源、锂源“浇注”到纳米碳的三维纳米空间内,均匀混合后,经高温烧结,二次碳包覆等方法控制材料的尺寸和形貌,改善电池低温性能的低温锂电池/双碳层包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低温锂电池/双碳层包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比的镍源、钴源、锰源、磷源、碳源、锂源,均匀混合后,加入一定质量的葡萄糖溶于溶液中,防止Fe2+被氧化,再加入介孔碳 CMK-3,室温下超声一定时间,使之均匀分散在溶液中;
步骤2:
将均匀分散的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在120-180℃下水热反应6~12h,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反应产物经洗涤,鼓风干燥后得镍钴锰酸锂/碳掺杂复合材料;
步骤3:
将水热合成得到镍钴锰酸锂置于管式炉中,氮气保护下,700~800℃高温煅烧2~6h后,冷却取出,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数次后,烘干得镍钴锰酸锂/双碳层包覆复合材料;
其中葡萄糖可用柠檬酸、抗坏血酸、麦芽糖等具有还原性的有机物替代进行二次碳包覆;
其中磷源为H3PO4,NH4H2PO4含磷的化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众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众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59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