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集污、除污的室内工厂化对虾养殖池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13195.1 | 申请日: | 202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1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罗鹏;王艳红;胡超群;李活;任春华;刘锦上;江晓;陈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程旻露;刘明星 |
地址: | 51145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室内 工厂 对虾 养殖 | ||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工程或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集污、除污的室内工厂化对虾养殖池,包括有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池体,池体包括有底壁和横壁,两面横壁分别设置在池体的左右两端,两面底壁分别连接两面横壁,其特征在于,池体的截面呈倒三角漏斗型;池底的底部设置有底壁接合部,底壁接合部设置在两面底壁的连接处,且底壁接合部的上表面为平面,出水管设置在底壁接合部上。本发明可以快速地将池体的沉积养殖废物快速吸除,大大减小了去除养殖废物的工作量,降低养殖废物去除的难度,缩短了收虾工作时间,节约了劳动力;而且不需要额外的设备推动水流实现集污的效果,降低了养殖时的能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工程或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集污、除污的室内工厂化对虾养殖池。
背景技术
凡纳滨对虾是我国及世界最主要的养殖对虾品种,消费需求巨大,目前我国对虾的年消费缺口达到80万吨以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传统的沿海对虾养殖空间不断受到挤压,此外,传统的大面积池塘养殖以个体经营为主,养殖区域地处偏远,养殖从业人员流失严重,因此传统的对虾养殖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对现有的对虾养殖模式进行革新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实现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的对虾工厂化养殖池多为长方形或圆形,池底则为平面或仿照高位池略有坡度,如专利/专利申请的公开/公告号为:CN210841184U、CN104957075A、CN211631407U、CN106359221A的专利/专利申请,这种池形结构主要借鉴室外的常规对虾养殖池,这种池体结构的明显缺点是养殖废物很难及时从池底部去除,而养殖废物,如残饵、粪便、死虾、蜕壳、死藻等不能及时去除,实质成为制约养殖密度提高、水质变差、病害爆发的直接因素,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养殖中通过在池中设置水车,人为造成水流旋转,使养殖废物缓慢集中到池中央,旋转水流大量增加了能耗,因此养殖废物高效去除应成为虾池的设计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它与养殖的成功率、成本息息相关。然而迄今为止,未见底部成倒三角形的对虾养殖池存在。
同时,在多年的对虾养殖实践中,发现对虾具有趴壁的生物学习性,因此大面积的方形或圆形养殖池只能提供十分有限的对虾趴附面积,严重浪费养殖空间。
在专利公告号为CN108244010B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单设备微循环工厂化养虾系统,由跑道式养殖池、方锥过滤设备、微孔曝气充氧系统、射流曝气推流器等组成,养殖池底部具二个集污槽。但是该专利采用的底部为平面的长方形池,通过单一方锥形过滤设备作为水处理设备,在养殖池内实现固液分离,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该系统的养殖池不能高效集污,需要单设备对养殖废物进行过滤处理,能耗仍然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集污、除污的室内工厂化对虾养殖池,该养殖池提高了对虾的趴附面积、便于对池体的沉积养殖废物进行快速吸除以及降低了养殖池中在过滤处理养殖废物时的能耗。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集污、除污的室内工厂化对虾养殖池,包括有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池体,所述池体包括有底壁和横壁,两面所述横壁分别设置在所述池体的左右两端,两面所述底壁分别连接两面所述横壁,所述池体的截面呈倒三角漏斗型;
所述池底的底部设置有底壁接合部,所述底壁接合部设置在所述两面底壁的连接处,且所述底壁接合部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出水管设置在所述底壁接合部上。
作为本发明高效集污、除污的室内工厂化对虾养殖池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每面所述底壁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多个底壁棱台和微孔曝气管,所述微孔曝气管设置在所述多个底壁棱台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31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冻状态指示器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真空管道混合磁悬浮运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