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电机组差压式粉管风速测量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12015.8 | 申请日: | 202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7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赵天亮;王燕明;王建东;唐勇;张艳宾;朱宪然;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P5/14 | 分类号: | G01P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穆丽红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组 差压式粉管 风速 测量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电机组差压式粉管风速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用于置于煤粉气流中的测量本体,测量本体包括第一取样头及第二取样头;第二取样头置于第一取样头内,第二取样头内形成中间腔室,第二取样头四周形成外围腔室;第一取样头及第二取样头分别设有第一引压管及第二引压管;第一引压管一端与外围腔室连通,另一端引出;第二引压管一端与中间腔室连通,另一端引出;第一引压管及第二引压管引出端采用弯折结构;第二取样头及第一取样头用于使进入测量本体的煤粉气流分为两路,一路通过中间腔室流出,另一路由外围腔室流过,通过流经各自截面在各自的腔室附近形成负压区,并形成差压ΔP。本发明能够防止煤粉堵塞管路同时不过于依赖反吹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电机组差压式粉管风速测量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煤粉锅炉发电机组为使炉膛内风粉射流均匀,防止燃烧偏斜和结焦现象,一般将粉管内一次风流速作为重要监测手段。目前粉管内一次风流速测量原理有差压式、电荷法、涡街法等。
图1给出了采用传统靠背管差压式粉管风速测量装置的典型结构及安装在粉管上测速的典型布置型式。从结构上可以看到其探头插入粉管内,当管内有气流流动时,迎风面受气流冲击,在此处气流的动能转换成压力能,因而迎面管内压力较高,其压力称为“全压”,背风侧由于不受气流冲压,其管内的压力为风管内的静压力,其压力称为“静压”,全压和静压之差称为差压,然后根据风速设计计算数学模型计算出相应的流速。
W=K·√(273+t)*ΔP/(101325+Px),(m/s);
式中:W---一次风管内风速,单位m/s;
ΔP---风速测量装置输出差压,单位Pa;
K---风速测量装置系数;
t---一次风管内温度,单位℃;
Px---磨煤机出口压力,单位Pa。
该测量方式易受引压管密封性不好等因素造成煤粉随气流进入测量腔室,从而造成测量原件堵塞而不能正常使用。需要频繁反吹才能保证装置正常运行,加装反吹扫系统会额外增加维护量和测量装置复杂性。该测速装置只能安装在粉管的水平段上,无法满足现场复杂的粉管布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电机组差压式粉管风速测量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电机组差压式粉管风速测量装置,包括用于置于煤粉气流中的测量本体,所述测量本体包括第一取样头及第二取样头;
所述第二取样头置于所述第一取样头内,所述第二取样头内形成中间腔室,所述第二取样头四周形成外围腔室;
所述第一取样头及第二取样头分别设有第一引压管及第二引压管;
所述第一引压管一端与外围腔室连通,另一端引出;
所述第二引压管一端与中间腔室连通,另一端引出;
所述第一引压管及第二引压管引出端采用弯折结构;
所述第二取样头及第一取样头用于使进入测量本体的煤粉气流分为两路,一路通过中间腔室流出,另一路由外围腔室流过,通过流经各自截面在各自的腔室附近形成负压区,并形成差压ΔP。
进一步地,还包括流速计算装置,所述流速计算装置用于根据负压区差压ΔP,通过计算得到粉管内流体流速。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本体设有清灰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清灰装置设于所述中间腔室及外围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清灰装置为清灰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取样头及第二取样头采用耐磨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20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