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盾构强穿城市中心换乘站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09814.X | 申请日: | 2021-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8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映晶;卢敬科;王幸福;吴锋;潘定科;彭新富;朱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E21D11/10;E21D11/15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严成 |
地址: |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盾构 城市 中心 换乘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盾构强穿城市中心换乘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施工步骤,去除地下连续墙内盾构机无法直接磨穿的普通钢筋和钢板接头;
挖掘步骤,利用盾构机进行土体开挖,形成隧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强穿城市中心换乘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施工步骤具体包括:
盾构接收端换乘站地下连续墙破除步骤,根据盾构机的前进路线破除盾构接收端换乘站地下连续墙内部的钢筋和钢板接头;
CRD法暗挖步骤,从被破除的盾构接收端换乘站地下连续墙暗挖至既有运营线换乘站的第二道地下连续墙;
既有运营线换乘站的第二道地下连续墙破除步骤,根据盾构机的前进路线破除既有运营线换乘站的第二道地下连续墙内部的钢筋和钢板接头;
回填步骤,采用C15轻质混凝土将被破除的既有运营线换乘站的第二道地下连续墙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强穿城市中心换乘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盾构接收端换乘站地下连续墙破除步骤具体包括:
加固步骤,对盾构接收端换乘站地下连续墙周围的地层进行加固处理,对盾构接收端换乘站地下连续墙到既有运营线换乘站的第二道地下连续墙之间的夹层土进行加固处理;
降水井施工步骤,抽取盾构接收端换乘站地下连续墙到既有运营线换乘站的第二道地下连续墙之间的地下水使地下水的水位下降到可施工的条件;
第一凿除步骤,破除盾构接收端换乘站地下连续墙内部的钢筋和钢板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盾构强穿城市中心换乘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步骤具体包括:
管棚注浆步骤,利用管棚法加固盾构接收端换乘站地下连续墙周围的地层,利用管棚法加固盾构接收端换乘站地下连续墙到既有运营线换乘站的第二道地下连续墙之间的夹层土;
WSS注浆步骤,加固盾构接收端换乘站地下连续墙到既有运营线换乘站的第二道地下连续墙之间的夹层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盾构强穿城市中心换乘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凿除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风镐人工凿除盾构接收端换乘站地下连续墙的混凝土,使其内部的钢筋外露;
切割盾构接收端换乘站内地下连续墙内的钢筋;
把被切割下来的混凝土碎块、钢筋和钢板接头运送至地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强穿城市中心换乘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既有运营线换乘站的第二道地下连续墙破除步骤具体包括:
WSS注浆步骤,利用WSS法对既有运营线换乘站的第二道地下连续墙周围的地层进行加固;
第二凿除步骤,破除既有运营线换乘站的第二道地下连续墙内部的钢筋和十字钢板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盾构强穿城市中心换乘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凿除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风镐人工凿除既有运营线换乘站的第二道地下连续墙的混凝土,使其内部的钢筋外露;
切割既有运营线换乘站的第二道地下连续墙内的钢筋和钢板接头;
将被切割下来的混凝土碎块、钢筋和钢板接头运送至地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强穿城市中心换乘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掘步骤具体包括:
盾构机刀盘配置步骤:根据地层和挖掘条件配置具有适合刀具的盾构机刀盘;
掘进步骤,利用盾构机进行隧道挖掘作业,并穿过既有运营线换乘站的第一道地下连续墙、既有运营线换乘站的第二道地下连续墙和盾构接收端换乘站地下连续墙;
盾构到达接收步骤,在盾构接收端换乘站地下连续墙处接收盾构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强穿城市中心换乘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预施工步骤前的探测步骤,所述探测步骤具体包括:
探测施工段的地质及地下水分布情况;
探测施工段周边建筑物情况;
调查施工段地下管线分布情况;
调查地铁换乘站的围护和加固情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强穿城市中心换乘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测步骤,所述监测步骤具体包括:
监测地表和土体变形,根据变形发展趋势和周围建筑物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采取保护措施,并为确定经济合理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检查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和隧道沉降是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控制地面沉降和水平位移及其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以减少工程保护费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981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