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元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07875.2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8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须原辽;藤下翔平;中岛彰男;丹下聡;大场佑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JSR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K19/56 | 分类号: | C09K19/56;G02F1/1337;C08L79/08;C08J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贺财俊;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取向 元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元件。所述液晶取向剂,含有:聚合物[A],具有式(1)所表示的部分结构;聚合物[B],具有式(2)所表示的部分结构;及聚合物[C],在主链中具有部分结构X。部分结构X:‑(CH2)a‑所表示的结构或在‑(CH2)a‑所表示的结构中任意的亚甲基被‑NR7‑等基取代而成的结构。式(1)中,R1为保护基。式(2)中,A1及A4分别独立地为二价芳香环基。R2及R3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或一价有机基。B1为单键、‑NR4‑、‑O‑或二价芳香族杂环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元件。
背景技术
作为液晶元件的液晶材料,在垂直取向(Vertical Alignment,VA)驱动方式或多域垂直取向(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MVA)驱动方式等的液晶元件中使用负型液晶,在扭转向列(Twisted Nematic,TN)型或共面切换(In-Plane Switching,IPS)驱动方式、边缘场切换(Fringe Field Switching,FFS)驱动方式等的液晶元件中使用正型液晶。另外,近年来,为了实现液晶元件的进一步高精细化,也提出了在IPS驱动方式或FFS驱动方式的液晶元件中使用负型液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近年来,液晶元件应用于从液晶电视或信息显示器等等相对较大型的显示装置至智能手机等小型显示装置的广泛用途中。伴随着此种液晶元件的多用途化,要求液晶元件的进一步高品质化。因此,先前提出了使液晶取向剂含有具有含氮间亚芳基(meta-arylene)结构的聚合物,由此获得电阻值低且透明性高的液晶取向膜,并且获得因蓄积电荷所引起的烧痕(直流(Direct Current,DC)残像)少的液晶元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在以智能手机或平板型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等为代表的触摸屏式显示装置中,为了进一步扩大触摸屏的运行面积且兼顾显示装置的小型化,尝试实现窄边框化。作为实现窄边框化的方法之一,已知有如下方法:在整个基材面上形成液晶取向膜,然后将密封剂涂布于液晶取向膜上并将基材彼此加以贴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152928号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9/093037号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3-1091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以实现液晶元件的窄边框化等为目的而在液晶取向膜上配置密封剂的情况下,有在密封剂部分容易产生液晶取向膜从基材剥离的倾向。担忧液晶元件的可靠性降低。
另外,在如专利文献2的技术那样欲通过将间亚芳基结构导入至聚合物中来实现液晶元件的残像减低的情况下,因包含大量源自间亚芳基结构的芳香环的结构而液晶取向膜变硬且脆,担忧液晶取向膜与基材的密合性(特别是间隔物部位的与基材的密合性)降低。另一方面,难以同时满足残像的减低、与基材的密合性、与密封剂的密合性等多种特性,液晶取向剂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课题而成,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形成与密封剂及基材的密合性优异的液晶取向膜且可获得不易产生残像的液晶元件的液晶取向剂。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SR株式会社,未经JSR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78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辅助装置
- 下一篇:数模转换电路、数据驱动器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