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制造用阻燃聚乙烯绝缘料的螺旋上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02001.8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9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谢管芳;时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远缆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14 | 分类号: | H01B13/14;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6 | 代理人: | 李秋波 |
地址: | 239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制造 阻燃 聚乙烯 绝缘 螺旋 装置 | ||
1.一种电缆制造用阻燃聚乙烯绝缘料的螺旋上料装置,包括内部开设有送料腔(101)的上料管道(1),所述上料管道(1)的一侧设有连通送料腔(101)的排料管(102),所述上料管道(1)远离排料管(102)开设位置的一侧设有连通送料腔(101)的进料斗(2);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管道(1)内设有与上料管道(1)同轴的加热中轴(3),所述加热中轴(3)的端部可拆安装有封闭送料腔(101)两端的封装盘(301),所述加热中轴(3)的外缘面套设有一组与加热中轴(3)可旋转连接配合的螺旋输料轴(4),所述螺旋输料轴(4)由驱动设备调节绕加热中轴(3)的轴心旋转,所述螺旋输料轴(4)由具有良好导热特性的合金制成;
所述上料管道(1)由下部设置的支架结构调节,支架结构与传动设备配合,且支架结构在传动设备的调整下绕端部的轴心实现上料管道(1)角度的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制造用阻燃聚乙烯绝缘料的螺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盘(301)的中部开设有与加热中轴(3)过盈配合的孔,所述螺旋输料轴(4)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封装盘(301)滚动抵接配合的伞齿轮(401)和稳定轮(402),其中伞齿轮(401)安装于螺旋输料轴(4)朝向驱动设备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制造用阻燃聚乙烯绝缘料的螺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设备包括:
悬设于上料管道(1)侧面的驱动电机(9),所述驱动电机(9)的底端固定安装于支撑连板(901)的上方,且支撑连板(901)与上料管道(1)的外缘面固定连接;
与上料管道(1)可旋转连接装配的联动轴(11),其中联动轴(11)的端部延伸入送料腔(101)内,且联动轴(11)延伸入送料腔(101)内的一端装配有啮合伞齿轮(401)的传动伞齿(1101);
以及连接驱动电机(9)与联动轴(11)实现传动的链式传动带(10),所述驱动电机(9)的电机轴端部以及联动轴(11)延伸出送料腔(101)外的一端均设有配合链式传动带(10)的链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制造用阻燃聚乙烯绝缘料的螺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结构包括:
承载板(5),所述承载板(5)的下方四角嵌设有万向轮;
安装于承载板(5)上端面两侧的一组弧形稳定导轨(6),所述弧形稳定导轨(6)包括同轴心的顶轨(601)和底轨(602),且顶轨(601)与底轨(602)之间形成有供V型支架(7)滑动调节的空隙;
以及连接承载板(5)与弧形稳定导轨(6)并上料管道(1)的V型支架(7),所述V型支架(7)具有连接承载板(5)的定位端和一组连接上料管道(1)的活动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缆制造用阻燃聚乙烯绝缘料的螺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支架(7)的定位端与上料管道(1)上安装的传动设备配合,所述传动设备为双轴电机(8),所述双轴电机(8)两侧的电机轴与承载板(5)可旋转连接,且电机轴端部与V型支架(7)的定位端花键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缆制造用阻燃聚乙烯绝缘料的螺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支架(7)的一组活动端中的一个与上料管道(1)通过对接轴(701)固定,另一个活动端与进料斗(2)通过对接轴(701)固定,轴杆从顶轨(601)与底轨(602)之间的空隙处穿过,且对接轴(701)上安装有滚轮,所述顶轨(601)与底轨(602)之间之间开设有适配滚轮的轮槽(6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缆制造用阻燃聚乙烯绝缘料的螺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支架(7)的活动端还构造有一组弧形扣板(702),所述弧形扣板(702)朝向弧形稳定导轨(6)的一侧构造有贴合弧形稳定导轨(6)表面弧度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嵌设有滚子,所述弧形稳定导轨(6)的顶轨(601)和底轨(602)上适配滚子的位置开设有供滚子滑动的滚子适配槽(6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远缆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远缆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20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