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式全介质耐火光缆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96846.0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8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颖;陈成;廖伟章;白文杰;李云栋;付靖宜;陈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邱云雷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式全 介质 耐火 光缆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干式全介质耐火光缆及其制造方法,其包括中心加强件、若干光纤子缆,沿所述中心加强件的径向,所述中心加强件外侧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耐火层和护套层,所述光纤子缆位于所述耐火层内,并绞合于所述中心加强件上;所述光纤子缆包括光纤以及由内到外依次设于所述光纤外侧的光纤保护层、铠装层和子缆护层;所述中心加强件和铠装层均采用非金属材质。本申请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阻燃耐火光缆存在的因光缆硬度大,弯曲半径大,不适合在住宅、商务写字楼等区域进行小弯曲半径施工和布放,以及无法在火焰熄灭冷却后保持光缆线路完整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光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式全介质耐火光缆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光缆已经被大量布放于通信机房、数据中心、矿井、核电设施、高层楼宇、机场、地铁以及大型公共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光缆因烧坏而造成通信线路中断,会给企业运作带来损失,给公共交通等运营带来风险,给广大群众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因此对于光缆的阻燃耐火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关技术提供的阻燃耐火光缆尽管可以起到一定的阻燃耐火性能,然而仍然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光缆硬度大,弯曲半径大,不适合在住宅、商务写字楼等区域进行小弯曲半径施工和布放;再比如,在发生火灾后,光缆外护套和各种铠装层可以起到阻燃的效果,但是火焰灼烧的热量会传递到缆内,导致油膏和松套管熔化成液态并附着在光纤上,当火焰被熄灭后,附着在光纤上的液态塑料聚合物会逐步冷却凝固,体积收缩硬度增大同时弹性模量增加,塑料收缩产生的应力直接作用在光纤上,引起光纤大的弯曲(宏弯)或微小的弯曲(微弯),造成光纤衰减增加,甚至由于局部的峰值载荷造成断纤,从而无法在火焰熄灭冷却后保持光缆线路的完整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干式全介质耐火光缆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阻燃耐火光缆存在的因光缆硬度大,弯曲半径大,不适合在住宅、商务写字楼等区域进行小弯曲半径施工和布放,以及无法在火焰熄灭冷却后保持光缆线路完整性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式全介质耐火光缆,其包括:
中心加强件,沿所述中心加强件的径向,所述中心加强件外侧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耐火层和护套层;
若干光纤子缆,所述光纤子缆位于所述耐火层内,并绞合于所述中心加强件上;所述光纤子缆包括光纤以及由内到外依次设于所述光纤外侧的光纤保护层、铠装层和子缆护层;
所述中心加强件和铠装层均采用非金属材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纤保护层采用热熔性材料,且抗拉强度为5~10MPa,断裂伸长率为150%~500%;或,
所述光纤保护层采用自粘性塑料薄膜,且抗拉强度为10~20MPa,断裂伸长率为100%~300%。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铠装层采用芳纶纱、玻璃纤维纱,芳纶纱编织带、玻璃纤维带、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GFRP、芳纶增强塑料杆KFRP或者纤维增强塑料柔性杆FFRP;和/或,
所述铠装层外表面至少部分嵌入所述子缆护层内;和/或,
所述子缆护层采用阻燃聚烯烃、阻燃聚酯弹性体、阻燃尼龙或者阻燃聚氨酯材料;和/或,
所述耐火层包括多层耐火云母带,所述耐火云母带采用绕包工艺全包覆在所有的所述光纤子缆外,且相邻两层耐火云母带的绕包方向相反;和/或,
所述中心加强件表面设有粘接涂层,所述中心加强件通过粘接涂层与所述子缆护层连接;和/或,
所述中心加强件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GFRP、芳纶增强塑料杆KFRP或者纤维增强塑料柔性杆FFRP。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护套层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护套和外护套;
所述内护套的氧指数大于或等于45,硬度大于邵氏硬度55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68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