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基坑锚碇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95667.5 | 申请日: | 2021-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5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 发明(设计)人: | 肖海珠;郭衡;邱峰;高宗余;请求不公布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18 | 分类号: | E02D5/18;E02D15/00;E02D27/50;E02D17/02;E02D5/74;E01D21/00;E01D19/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彭程程 |
| 地址: | 430056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深基坑锚碇及施工方法,包括:施工基础,埋设于地面之下;基础顶板,设置于施工基础的顶部,并朝着远离桥梁方向伸出;压重块,其设置于基础顶板伸出部分的上表面;散索鞍支墩,其设置于基础顶板的顶部,并位于施工基础的上方,用于和桥索连接;锚室,其将压重块和散索鞍支墩固定连接。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申请的深基坑锚碇及施工方法,相比于传统施工基础锚碇结构,通过压重块后置外挑使得整个锚碇重心后移,实现锚碇基底不出现拉应力的情况同时可在同等外界条件下,减小施工基础平面尺寸,减少施工开挖,最终实现降低工程造价、节约施工工期的目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基坑锚碇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深基坑基础在我国的桥梁锚碇基础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深基坑基础在不同的地质情况下有多种基础形式,在桥梁锚碇结构中地连墙基础、沉井基础等深基坑基础最为常见,本案例着重描述地连墙基础形式。地连墙基础锚碇常适用于在陆地或浅水区,基岩埋置深,并且在锚址区对地面变形有严格限制或防洪需求的情况。
施工基础锚碇在设计过程中有2个重要控制性指标:锚碇前、后端基底在施工、运营阶段不出现拉应力,基底最大应力应满足基岩地基承载力容许值。由于施工基础基底埋置较深,在桥梁运营阶段受到主缆巨大的斜向拉力作用,主缆拉力对基底产生使基础向前趾转动的附加弯矩,使基础底面出现明显的不均匀应力情况。通常为保证基底后趾处不出现拉应力的情况,同时保证基底最大应力满足基岩地基承载力容许值的情况,传统施工基础设计会加大平面尺寸以满足指标要求。
对于施工基础锚碇,处于地面以下的施工基础施工成本高于地面以上的锚体施工成本的数倍,在锚碇总体混凝土用量不变的情况下,施工基础的平面尺寸越大将会使得锚碇的工程造价越大。为进一步减小施工基础的平面尺寸,减小施工开挖,降低工程造价,亟需提供一种新型的锚碇基础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基坑锚碇及施工方法,以实现以尽可能小尺寸的施工基础满足指标要求的效果。
为达到以上目的,一方面,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申请提供一种深基坑锚碇,包括:
施工基础,埋设于地面之下;
基础顶板,设置于施工基础的顶部,并朝着远离桥梁方向伸出;
压重块,其设置于基础顶板伸出部分的上表面;
散索鞍支墩,其设置于基础顶板的顶部,并位于施工基础的上方,用于和桥索连接;
锚室,其将压重块和散索鞍支墩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施工基础为柱状,其包括:
外墙;
内衬,其设置于外墙的内壁;
底板,其封闭设置于内衬底端;
隔墙,其将内衬、底板和基础顶板之间的空间均匀分割出若干个隔仓;
填芯,其填满内衬中隔仓之外的空间;
沙土填充堆,其填充于靠近压重块的若干个隔仓内。
优选的,内部未设置沙土填充堆的若干个所述隔仓,邻近隔仓之间通过连通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基础顶板的下方设置有地基加固层,所述地基加固层位于压重块正下方并紧贴着施工基础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基础顶板分为圆端和方端;
所述圆端盖在施工基础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56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粪污堆肥发酵工艺
- 下一篇:调整线圈位置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