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智能垃圾投放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5210.4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2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吴恩启;陈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F3/00 | 分类号: | B65F3/00;B65F1/16;B65F1/14;B65F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智能 垃圾 投放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智能垃圾投放系统,涉及垃圾投放系统领域。包括智能行驶垃圾运输车、集中控制系统、垃圾投放装置三部分,所述智能行驶垃圾运输车根据使用区域的具体地图环境,设计循迹路线,并在设定位置停留等待垃圾投放,投放完毕后回到垃圾房进行垃圾投放装置的更换。本发明提出的垃圾投放系统,可以实现垃圾的自动运输和收集,使垃圾分类更为便捷、卫生、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投放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智能垃圾投放系统。
背景技术
自2019年9月以来,上海市正式实行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将垃圾分为干、湿、可回收、有害四类垃圾,分别进行投放处理。适用于垃圾分类管理,垃圾投放系统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定时定点投放的看管人员,垃圾的运输人员以及垃圾的卸载处置人员等,处理效率较低,耗费时间长。
现有垃圾分类投放智能化技术大多基于大量垃圾图像数据特征得来的垃圾识别垃圾桶,可以辨认九成左右的种类垃圾,减轻了人工定点看管垃圾分类的负担。但这只是垃圾桶这个设备维度的创新,长久来看,容纳的垃圾体量较小,从整个系统的广域角度来看仍然是远远不够的。当人们对于垃圾种类辨别和分类意识已经熟悉和接受后,一个完整的系统创新显得更加重要。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可以同时克服以上所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处理效率高的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智能垃圾投放系统,包括智能垃圾运输车、集中控制系统、垃圾投放装置三部分,所述智能垃圾运输车根据使用区域的具体地图环境,设计循迹路线,并在设定位置停留等待垃圾投放,投放完毕后回到智能垃圾房进行所述垃圾投放装置的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垃圾运输车主要由车体、摄像头、智能检测模块盒、充电口,动力模块盒、照明灯、可回收垃圾桶、干垃圾桶、湿垃圾桶、厢盖组成,具备线路循迹、行人检测、自主控制运行状态、自动开启照明、自动开启所述车厢盖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集中控制系统由一个中心控制板和两个分模块组成,第一个是智能垃圾运输车的控制模块,第二个是所述智能垃圾房当中机械抓取机器人的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垃圾运输车的控制模块是由循迹避障模块,驱动控制模块,车厢开闭控制模块,倒计时模块,夜间照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几个辅助信号采集装置和上位机所组成;其中所述驱动控制模块、所述车厢盖开闭控制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属于所述动力模块盒,其余属于所述智能检测模块盒。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垃圾运输车沿着所述循迹路线运行,到达规定位置时停靠,自动打开所述车厢盖,露出车体内垃圾桶便于投放,同时触发计时功能,达到规定时间后,自动关闭所述车厢盖,并行进到下一投放点;垃圾桶有三种类型,绿色的所述可回收垃圾桶、蓝色的所述干垃圾桶和红色所述湿垃圾桶所述可回收垃圾桶和所述干垃圾桶保持常开,所述湿垃圾桶持常闭,感触到有人投放垃圾时自动打开;每个垃圾桶安装激光传感器,当某个垃圾桶装满时,系统会报警,并自动关闭所述车厢盖,然后返回所述智能垃圾房更换垃圾桶,如此循环,直到完成整个路线。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垃圾房中完成所述智能垃圾运输车上垃圾桶的更换以及所述智能垃圾运输车和机械抓取机器人的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抓取机器人包括通用机械臂、图像识别模块和专用机械手等部分组成;所述机械臂下端固定在移动装置上,所述移动装置内部安放机器人中心控制模块,以及充电插口;所述机械臂上端连接所述专用机械手,其结构为叉形手臂结构,所述叉形手臂两侧的距离尺寸依据垃圾桶的宽来设计,所述图像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叉形手臂一侧上,通过移动叉形手臂装卡在垃圾桶两边的勾状结构,实现对垃圾桶的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52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可分离微针的药物递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锂材质防眩光玻璃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