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Ku波段的高透明柔性动态调频吸波表面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93344.2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5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陆卫兵;刘震国;耿明扬;陈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7/00 | 分类号: | H01Q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任志艳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ku 波段 透明 柔性 动态 调频 表面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Ku波段的高透明柔性动态调频吸波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合设置的石墨烯电容、方形金属丝网阵列、PDMS介质层和金属丝网底板;
所述石墨烯电容包括第一PET衬底、设置在第一PET衬底上的第一石墨烯条带阵列、第二PET衬底、设置在第二PET衬底上的第二石墨烯条带阵列、以及填充在第一PET衬底和第二PET衬底之间的透明离子液;第一石墨烯条带阵列和第二石墨烯条带阵列均包括等间距周期性排列的石墨烯条带单元;
第一PET衬底和第二PET衬底叠合设置,第一石墨烯条带阵列和第二石墨烯条带阵列分别设置在第一PET衬底和第二PET衬底的内表面;
在第二PET衬底内表面的周围涂抹有丙酮胶,第一PET衬底通过丙酮胶与第二PET衬底粘合,在丙胶围成的区域内填充透明离子液;
方形金属丝网阵列包括周期性排列的金属丝网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Ku波段的高透明柔性动态调频吸波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石墨烯条带阵列和第二石墨烯条带阵列图案相同;
石墨烯条带单元为矩形,且第一石墨烯条带阵列上的石墨烯条带单元和第二石墨烯条带阵列上的石墨烯条带单元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Ku波段的高透明柔性动态调频吸波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丙酮胶的厚度为10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Ku波段的高透明柔性动态调频吸波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金属丝网单元与石墨烯条带单元一一对应设置,且二者的中心点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Ku波段的高透明柔性动态调频吸波表面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利用matlab及等效电路理论对石墨烯电容、方形金属丝网阵列、PDMS介质层和金属丝网底板进行建模,通过参数扫描,优化得到动态调频功能最优的石墨烯条带单元尺寸、石墨烯条带单元间隔、石墨烯方阻值、以及金属丝网单元尺寸;
步骤2,利用铜箔生长石墨烯,生长后,将石墨烯转移到第一PET衬底和第二PET衬底上;
通过激光对第一PET衬底和第二PET衬底上的石墨烯进行刻蚀,得到附着在第一PET衬底上的第一石墨烯条带阵列,以及附着在第二PET衬底上的第二石墨烯条带阵列;
步骤3,在第二PET衬底表面的四周涂丙酮胶,所述丙酮胶和第二石墨烯条带阵列位于第二PET衬底的同一个表面上;在丙酮胶围成的区域内填充透明离子液;
步骤4,第一PET衬底通过丙酮胶与第二PET衬底贴合密封,第一石墨烯条带阵列朝向第二PET衬底;形成石墨烯电容;
步骤5,在PDMS介质层的两个表面分别附着方形金属丝网阵列和金属丝网底板;
步骤6,石墨烯电容与附着方形金属丝网阵列和金属丝网底板的PDMS介质层相贴合,其中方形金属丝网阵列和第二PET衬底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Ku波段的高透明柔性动态调频吸波表面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利用matlab及等效电路理论对石墨烯电容、方形金属丝网阵列、PDMS介质层和金属丝网底板进行建模,入射电磁波垂直入射时,将石墨烯条带阵列等效为电阻、电容与电感的串联;方形金属丝网阵列等效为电容;PET衬底、PDMS介质层、金属丝网底板用各自的传输线模型来表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Ku波段的高透明柔性动态调频吸波表面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优化得到的石墨烯条带单元的尺寸为5.0mm*5.4mm的矩形、石墨烯条带单元的间隔为0.4mm,金属丝网单元尺寸为3.6mm*5.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334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