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喷头以及3D打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93030.2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7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霞;吴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4/209 | 分类号: | B29C64/209;B29C64/35;B33Y30/00;B33Y40/00 |
代理公司: | 滁州创科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7 | 代理人: | 王豫川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喷头 以及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3D打印喷头,包括上喷头、下喷头,所述上喷头和下喷头螺纹套接,所述上喷头的底部设置有热刮板,所述热刮板的外表面与下喷头的内壁面外形相一致,转动所述下喷头时,所述热刮板与所述下喷头相对运动以将后者内壁上沾粘的热熔材料刮除。本发明通过热刮板的设计,使其成为下清理喷头内壁上沾粘的热熔材料的清理装置,可更加及时有效的对下喷头内壁上的热熔材料刮除,无论热熔材料是液体或固体状态都适用,不会使热熔材料牢牢堆积在出料头的内壁上,从而不会影响下次的使用效果,更不会有下喷头堵塞的情况,而且不需要借助额外的辅助工具,更加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喷头以及3D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3D打印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工业领域的初级模型制造、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也正逐渐应用于DIY的个人思想实现,以及玩具的复制等。
3D打印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其中“熔积成型”的技术即为其中之一,整个流程是在喷头内熔化塑料,然后通过沉积塑料纤维的方式形成薄层,更详细的现实方式为,通过输入软件数据指令对3D打印机进行操控,将丝状热熔性材料输送至喷头或喷头上方的加热装置中加热融化,热熔材料熔化后从喷头喷出,沉积在打印承载面板上或者前一层己固化的材料上,温度低于固化温度后开始固化,通过材料的层层堆积形成最终成品,喷头是整个3D打印装置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如申请号为CN201611149795.8,授权公告号为CN106493948A,名称为“一种3D打印喷头”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布了“一种3D打印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3D打印喷头进料装置和喷嘴,所述3D打印喷头进料装置连接所述喷嘴;所述喷嘴包括送料管、加热器和出料头;所述3D打印喷头进料装置连接所述送料管;所述送料管连接所述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连接所述出料头;所述送料管上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3D打印喷头进料装置上设置有基准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与所述基准结构相对应”,该发明专利中的喷头在可以实现3D打印的同时,通过在3D打印喷头上设置定位结构和基准结构,使得喷嘴可以准确安装在所需的工作位置,解决了每次更换喷嘴都需要重新校准喷嘴的位置,才能喷嘴到达最佳的工作位置,十分繁琐而且耗费时间的问题。
上述发明专利虽然可以实现将喷嘴准确地安装在所需的工作位置,但是由于经过加热融化后的热熔材料进入到出料头中后,会在出料头中堆积,因为热熔材料融化后具有较大的粘性会与出料头的内壁沾粘,当打印结束后,粘在出料头内壁上的热熔材料无法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出料头中排出,若不及时将出料头内壁上的热熔材料去除,当该热熔材料固化后会牢牢堆积在出料头的内壁上,不但会直接影响下次使用的效果,还容易造成出料头的堵塞,现有技术缺乏出料头内壁上热熔材料的清理设计,只能后期通过使用额外的辅助工具进行疏通清理,费时费力,需要对现有的喷头进行技术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3D打印喷头以及3D打印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喷头,包括上喷头、下喷头,所述上喷头和下喷头螺纹套接,所述上喷头的底部设置有热刮板,所述热刮板的外表面与下喷头的内壁面外形相一致,转动所述下喷头时,所述热刮板与所述下喷头相对运动以将后者内壁上沾粘的热熔材料刮除。
上述的3D打印喷头,所述热刮板的侧面设置有可容纳热熔材料的导流槽。
上述的3D打印喷头,所述热刮板上设置有电加热部件。
上述的3D打印喷头,所述热刮板包括上部的连接部和下部的刮除部,所述上喷头的底部设置有可供连接部插入的限位槽,所述连接部的侧面与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顶部和限位槽通过缓冲弹簧连接,自然状态下,所述连接部的顶部位于限位槽内,当所述连接部受到外力推动时,所述连接部向上移动使缓冲弹簧压缩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30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