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后尾座防变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1442.2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2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温春梅;刘文忠;李显武;段景飞;闫海军;巴雅尔图;叶博文;狄志红;宋晗;赵磊;康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张良 |
地址: | 01403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尾座防 变形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尾座防变形装置,包括:固定定位轴、活动定位轴、挡板、螺钉;活动定位轴通过螺纹连接在固定定位轴的一个端部,挡板开有挡板通孔,螺钉穿过挡板通孔分别将两个挡板连接在固定定位轴和活动定位轴的外侧端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后尾座防变形装置的使用方法。本发明能够有效防止车架后尾座在热处理时发生形状改变,保证后续有足够机加工余量,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卸车车架后尾座的加工工装,具体涉及一种后尾座防变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自卸车车架后尾座用来铰接车厢与车架,以实现车厢可以绕车架旋转及其卸料的功能。
中国公开号CN202243119U公开了一种自卸车车架后尾座,左后尾座、筒体、右后尾座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上的后尾座结构,左后尾座和右后尾座的前端是矩形截面,同车架的纵梁焊接在一起,成为车架的一部分。左后尾座及右后尾座外侧分别设有车厢铰接孔、安全销插孔、后悬缸铰接孔。
自卸车车架后尾座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放入专用的热处理设备中进行热处理,以增强自卸车车架后尾座的性能。由于自卸车车架后尾座的体积较大,在热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变形,影响了产品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尾座防变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能够有效防止车架后尾座在热处理时发生形状改变,保证后续有足够机加工余量,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使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后尾座防变形装置,包括:固定定位轴、活动定位轴、挡板、螺钉;活动定位轴通过螺纹连接在固定定位轴的一个端部,挡板开有挡板通孔,螺钉穿过挡板通孔分别将两个挡板连接在固定定位轴和活动定位轴的外侧端部。
进一步,固定定位轴包括:第一定位板、第一连接管、吊耳和螺纹套;第一定位板连接在第一连接管的一个端部,第一定位板在外侧面设置有第一台阶面,第一台阶面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吊耳的端部连接在第一连接管的外壁上,吊耳设置有吊耳通孔;第一连接管的另一个端部设置有螺纹套,螺纹套设置有内螺纹;螺钉穿过挡板通孔连接在第一螺纹孔上。
进一步,活动定位轴包括:螺纹杆、第二连接管、第二定位板,螺纹杆、第二定位板分别连接在第二连接管两端,螺纹杆设置有外螺纹;第二定位板在外侧端部设置有第二台阶面,第二台阶面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二螺纹孔,螺纹杆连接在螺纹套上;螺钉穿过挡板通孔连接在第二螺纹孔上。
进一步,第一定位板、第一连接管之间设置有第一筋板。
进一步,螺纹套的一端伸入第一连接管的内孔,并通过焊接固定。
进一步,第二连接管、第二定位板之间连接有第二筋板。
后尾座防变形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
将后尾座防变形装置的固定定位轴的螺纹套与活动定位轴的螺纹杆连接在一起;吊具勾在吊耳的吊耳通孔上,起吊连接后的固定定位轴、活动定位轴,移动靠近后尾座;
将后尾座的一端靠在第一定位板在外侧面,使第一定位板的第一台阶面伸入通孔中定位,螺钉穿过挡板的挡板通孔、后尾座的通孔连接在第一螺纹孔上,利用挡板、第一定位板夹紧后尾座;
将活动定位轴的第二定位板靠在后尾座的另一端,使第二定位板的第二台阶面伸入后尾座另一端的通孔中定位,螺钉穿过挡板的挡板通孔、后尾座另一端的通孔连接在第二螺纹孔上,利用挡板、第二定位板夹紧后尾座;
后尾座与后尾座防变形装置安装完成后,利用吊具将后尾座与后尾座防变形装置整理送入热处理设备中进行热处理。
优选的,旋转活动定位轴,使得固定定位轴与活动定位轴连接后的整体长度为最小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14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