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室预抽真空多用气氛渗氮炉工件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90699.6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3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杉山辉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科能(株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广州博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63 | 代理人: | 王洪江 |
地址: | 41200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室预抽 真空 多用 气氛 渗氮炉 工件 识别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渗氮炉自动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前室预抽真空多用渗氮炉的工件识别系统,包括工控计算机(主程序)、工件检测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图像识别模块、数据对比模块、数据调用模块、机器学习模块(机器训练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手工录入模块、执行模块;所述工件检测模块与图像采集模块相连;图像采集模块与图像识别模块相连,数据对比模块与图像识别模块、数据调用模块相连,本发明相比原渗氮炉自动化控制系统,增加了工件视觉分析及深度学习功能,增加了工件云端数据处理功能,能进一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人工的操作失误,进一步提升渗氮炉的智能化控制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渗氮炉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室预抽真空多用气氛渗氮炉工件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渗氮,是在一定温度下使氮原子渗入工件表层来增加表面硬度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常见有液体渗氮、气体渗氮、离子渗氮。传统的气体渗氮是把工件放入密封容器中,通以注入流动的氨气(NH3、C3H8、C2H2、N2等)并加热,保温较长时间后,氨气热分解产生活性氮原子,不断吸附到工件表面,并扩散渗入工件表层内,从而改变表层的化学成分和组织,获得优良的表面性能。如果在渗氮过程中同时渗入碳以促进氮的扩散,则称为氮碳共渗。常用的是气体渗氮和离子渗氮。前室预抽真空多用渗氮炉对工件进行预抽真空处理,无火帘、无排气口、无油烟,加热室采用冷壁型炉体设计,对环境影响小,是环保型的热处理设备,适用于不同产品的多种热处理,适应面广,非常灵活。
《金属热处理》第37卷第1期中“智能型真空渗碳淬火炉研制及应用”介绍了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渗碳炉的自动控制方法,该方法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提高了渗碳质量,已成功用于航空工业中高合金钢和不锈钢的渗碳,渗碳与渗氮技术有些类似,都是用于工件表面的硬度处理,但方法和工艺不一样,因没有找到渗氮炉的相关文献,暂时以该渗碳炉作为对比,该文献中,未涉及机器视觉识别。
当前,前室预抽真空多用气氛渗氮炉已实现了自动控制,从人类的未来发展需求看,前室预抽真空多用气氛渗氮炉智能化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很有必要逐步使前室预抽真空多用气氛渗氮炉实现视觉、听觉、深度学习等新智能技术,本发明对渗氮炉进行了相应的研发实现,最主要的提升是加入了机器视觉对工件进行拍照识别,对比分析和工件图像深度学习与云端数据存储等操作,进一步提高渗氮炉的整体智能化控制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中渗氮炉存在的不足与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能对渗氮炉工件视觉预先识别的系统,并公开方法,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前室预抽真空多用渗氮炉工件识别系统,包括工控计算机(主程序),工件检测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图像识别模块,数据对比模块,数据调用模块,机器学习模块和机器训练模块,云端数据库(中心),手工录入模块、执行模块,以上模块与工控计算机(主程序)相连接。硬件组成包括:工控计算机、摄像头、红外传感器、PLC、触摸显示屏、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各种执行设备如泵、风机、加热执行单元、阀门、云服务器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和技术方案,下面将实施例和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做简单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都能通过附图,在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就可以根据已有的附图设计出其他附图,并且通过技术说明书做出相应的设备。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现有的前室预抽真空多用渗氮炉采用本系统后的控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前室预抽真空多用气氛渗氮炉自动化控制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施例示意图,该示意图仅供参考。
图4为本发明前室预抽真空多用渗氮炉工件识别系统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科能(株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特科能(株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06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