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养毛竹原生质体及诱导细胞壁再生的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789128.0 申请日: 2021-07-13
公开(公告)号: CN113604417B 公开(公告)日: 2023-09-26
发明(设计)人: 卢存福;耿新;陈玉珍;王晓静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林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5/04 分类号: C12N5/04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张璐
地址: 100083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培养 毛竹 原生 质体 诱导 细胞壁 再生 方法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培养毛竹原生质体及诱导细胞壁再生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对来源于毛竹胚性愈伤组织的原生质体进行培养,诱导其再生出完整的细胞壁,再生效果优良且成功率高,同时再生结果还具有较高的重复性。此外,利用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对原生质体及细胞壁再生过程进行监测,为研究毛竹以及其他物种细胞壁合成与调控机理、材质改良以及生物质能源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切实可行的模型,为改善竹材细胞壁的质量与产量提供了理论指导,对竹产业的建设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长远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培养毛竹原生质体及诱导细胞壁再生的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对竹产品的需求激增。近年来,对竹子材性改良及优良竹种选育等研究工作进展缓慢,成为限制竹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植物细胞壁是存在于植物细胞外围的一层厚壁结构,由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三部分构成,主要成分为多糖物质。细胞壁主要参与维持细胞的一定形态、增强细胞的机械强度,并且还与细胞的生理活动有关。部分植物细胞在停止生长后,其初生壁内侧继续积累的细胞壁层,位于质膜和初生壁之间,称作次生壁。细胞壁内填充和附加了木质素,可使细胞壁的硬度增加,细胞群的机械力增强。因此研究毛竹细胞壁的生物合成及调控机制,对竹材机械性能改良、竹材定向培育、竹笋保鲜以及林业、造纸等化工业都十分重要。

原生质体作为一项传统的细胞工程技术,在农林作物改良和遗传育种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原生质是构成细胞的生命物质,在原生质体的培养过程中,作为一种裸露的细胞,是研究细胞代谢、物质转移和信息传递的优质实验材料。在合适的培养条件下,原生质体能够完成细胞壁的重构过程,是研究细胞壁合成的最佳材料。

1880年,Hanstein提出植物原生质体的概念。1892年,Klercher等通过诱导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采用机械切割的方法获得原生质体,但耗时费力,分离原生质体的效率低下。

在植物原生质体培养时,常用含有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酶混合液处理植物组织,以破坏胞间层和去掉细胞的纤维素外壁,得到游离的裸露原生质体。1960年,Cocking提出酶解法分离植物原生质体并获得成功,大大提高了原生质体的获取效率,为研究原生质体系统奠定了基础(Cocking EC(1960)A method for the isolation of plantprotoplasts and vacuoles.Nature,187:962-963)。

荧光增白剂(Calcofluor white)是一种荧光染料,对β-1,4-葡聚糖具有高度亲和力,可以对纤维素进行特异性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能发出蓝色荧光,可以被用来证明原生质体细胞壁的再生。

1970年,Nagata和Takebe使用荧光增白剂Calcoflur对无菌培养3天的烟草原生质体进行染色,观察到细胞壁发出的蓝色荧光,证明了原生质体细胞壁的再生(Nagata T,Takebe I(1970)Cell wall regeneration and cell division in isolated tobaccomesophyll protoplasts.Planta,92(4):301-308)。

1990年,Huang等利用酶解法,分离出蓬莱竹(Bambusa multiplex)和绿竹(Bambusa oldhamii)愈伤组织的原生质体,进行了原生质体的培养,观察到原生质体的持续分裂,证实了禾本科单子叶竹类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的可行性(Huang LC,Huang BL,ChenWL(1990)Tissue-culture investigations of bamboo 5recovery of callus fromprotoplasts of suspension-cultured Bambusa cells.Botanical Bulletin ofAcademia Sinica,31:29-3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91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