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毡基铁/镁/锆/氮掺杂碳催化电极及其制备工艺、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7117.9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6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高常飞;王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88 | 分类号: | H01M4/88;H01M4/90;H01M8/16;G21F9/06;C25C1/22;C25C7/02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牟晓丹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毡基铁 掺杂 催化 电极 及其 制备 工艺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毡基铁/镁/锆/氮掺杂碳催化电极及其制备工艺、应用,属于污水净化与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制备包括如下步骤:1、去除碳毡上附着的杂质并烘干,将烘干后的碳毡进行蚀刻处理;2、以步骤1预处理后的碳毡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将铁、镁、壳聚糖负载于步骤1获得的碳毡表面;3、以步骤2获得的碳毡基铁/镁/氮掺杂碳催化电极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将锆的金属有机框架结构负载于步骤2获得的碳毡表面;然后,通过煅烧将铁、镁和锆氧化。本发明的碳毡基铁/镁/锆/氮掺杂碳催化电极应用于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并优化处理工艺,实现了核废水中放射性离子的去除和稀土金属的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毡基铁/镁/锆/氮掺杂碳催化电极及其制备工艺、应用,
属于污水净化与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生物电化学系统(MES)作为利用产电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处理废水的绿色技术,已成为最具前景的废水处理方法。而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MES,微生物燃料电池(MFC)通过阳极产电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消耗有机物,产生电子并通过外接电路转移到阴极。在此过程中,有机物被降解的同时产生电能。最近,日本排放核废水入海一事引发极大关注。传统的核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吸附、膜过滤等,而采用电化学方法处理核废水的研究较少。
近些年,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技术,MFC的研究突飞猛进,产电和废水性能提升显著,而其实际应用中内阻高、功率低的通病亟待解决。其中MFC阴极还原效率影响了阴极室中末端电子受体和电子的结合速率,严重限制了MFC的整体性能。尽管许多学者对阴极的材料,表面催化剂进行了优化,但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为了提高阴极电子受体的还原效率,阴极表面掺杂过渡金属催化剂已受到广泛关注。
制备以碳毡为基底,表面负载铁/镁/锆复合氧化物的多晶催化剂的阴极,提高MFC的性能并处理回收核废水中的钴、锶、铯、镧、铈方面的研究仍是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碳毡基铁/镁/锆/氮掺杂碳催化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碳毡基铁/镁/锆/氮掺杂碳催化电极应用于MFC并优化处理工艺,实现了核废水中放射性离子的去除和稀土金属的回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碳毡基铁/镁/锆/氮掺杂碳催化电极的制备工艺,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碳毡的预处理:去除碳毡上附着的杂质并烘干,将烘干后的碳毡进行蚀刻处理;
(2)制备碳毡基铁/镁/壳聚糖催化电极;以步骤(1)预处理后的碳毡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将铁、镁、壳聚糖负载于步骤(1)获得的碳毡表面;
(3)制备碳毡基铁/镁/锆/氮掺杂碳催化电极:以步骤(2)获得的碳毡基铁/镁/氮掺杂碳催化电极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将锆的金属有机框架结构负载于步骤(2)获得的碳毡表面;然后,通过煅烧将铁、镁和锆氧化。
所述步骤(1)中,去除碳毡上附着的杂质具体步骤为:将碳毡浸没在无水乙醇和丙酮的混合液中24 - 48 h,无水乙醇与丙酮的质量比为1:2 - 2:1,在60 - 100 ℃下烘干;
所述步骤(1)中,蚀刻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将烘干的碳毡浸没在稀酸中,蚀刻12 -24 h并在60 - 100 ℃烘干,以产生催化剂的附着位点;
所述步骤(2)中,水热法将铁、镁、壳聚糖负载于步骤(1)获得的碳毡表面的具体步骤为:首先,将壳聚糖溶于稀酸中,搅拌12 - 24 h形成粘稠溶液,在搅拌过程中加入六水三氯化铁和六水氯化镁 ,壳聚糖、稀酸、六水三氯化铁、六水氯化镁 四种成分的质量比为(18- 20):(826 - 828):(2 - 4):(1 - 2);然后,将粘稠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放入步骤(1)中获得的碳毡,在180 ℃烘箱中水热处理12 h,最后,用去离子水对清洗碳毡并在60 - 100℃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大学,未经烟台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71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