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存量垃圾填埋场垃圾堆体内部气体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6688.0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2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周江波;陈瑞;郑书星;赵文阀;龚博文;刘青松;葛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1/00 | 分类号: | B09B1/00;B08B15/00;B01D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存量 垃圾 填埋场 垃圾堆 体内 气体 收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存量垃圾填埋场垃圾堆体内部气体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涉及气体收集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因历史原因未规范建设气体导排系统使得气体导排不畅依然留存堆体内,容易堵塞、腐蚀气体收集管底部收集部位的问题。一种存量垃圾填埋场垃圾体气体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包括气体收集管;所述气体收集管包括有导流收集管,导流收集管固定连接在纵向插入管管体顶部的侧面。该装置的集气块位伸缩和隐藏式设计,当需要收集气体时通过控制杆伸出保护外罩的内部,并将收集的气体通过导流收集管被压缩泵抽取气体净化器内进行净化,当不需要收集气体时集气块能够隐藏在保护外罩的内部进行自我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体收集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存量垃圾填埋场垃圾堆体内部气体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
背景技术
卫生填埋是我国城市垃圾处置的主要方式之一,作为一个巨大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内垃圾通过微生物作用产生以甲烷和二氧化碳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气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阶段的填埋场建设的时候会布设气体导排系统,在填埋场运营过程中也会根据作业情况布设水平井、竖井等气体导排系统,将气体导排至垃圾堆体外后进行处置(一般是火炬焚烧)或者是资源化利用。
如申请号为:CN201610489983.9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斜管收集井液位控制的设备,属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收集井领域。它包括垃圾填埋场、斜管、渗滤液收集井、潜水泵、静压式液位检测仪、潜水泵控制箱,所述渗滤液收集井设在垃圾填埋场上方,所述斜管将渗滤液收集井底部与垃圾填埋场内部连通,所述潜水泵和静压式液位检测仪的检测探头设在斜管底部,所述静压式液位检测仪与静压式液位检测仪的检测探头连接,所述潜水泵控制箱与潜水泵连接。将潜水泵和检测探头设在斜管底部,可以将渗滤液收集井和斜管内的积水一起排除,使得垃圾填埋场生成的沼气含水量较低,提高后端沼气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同时,潜水泵启停频率大大降低,延长潜水泵的使用寿命。
目前,由于历史原因未规范建设的垃圾填埋场,没有防渗系统及气体导排系统,垃圾堆内气体导排不畅依然留存堆体内,一般会在垃圾堆体内部插入气体收集管对堆体垃圾进行综合治理过程中中产生的气体进行控制和处理,插入到垃圾堆中的气体收集管的开口部位没有任何防护,当垃圾完全降解后,不需要收集气体部位的气体收集管底部依然暴露在垃圾堆内部,容易堵塞、腐蚀气体收集管底部收集部位,适应性较差,实用性不高。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存量垃圾填埋场垃圾堆体内部气体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存量垃圾填埋场垃圾堆体内部气体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以解决由于历史原因未规范建设的填埋场,没有防渗系统及气体导排系统,垃圾堆内气体导排不畅依然留存堆体内,一般会在垃圾堆体内部插入气体收集管对堆体垃圾进行综合治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进行控制和处理,插入到垃圾堆中的气体收集管的开口部位没有任何防护,当垃圾完全降解后,不需要收集气体部位的气体收集管底部依然暴露在垃圾堆内部,容易堵塞、腐蚀气体收集管底部收集部位,适应性较差,实用性不高问题。
本发明存量垃圾填埋场垃圾堆体内部气体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存量垃圾填埋场垃圾堆体内部气体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包括气体收集管,气体收集装置,控制杆;
所述气体收集管包括有纵向插入管和导流收集管,所述纵向插入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流通控制组件,且导流收集管固定连接在纵向插入管管体顶部的侧面;
所述气体收集装置包括有压缩泵、集气箱和控制装置,且导流收集管与压缩泵的吸气管连接,压缩泵的出气管连接在集气箱的内部,集气箱通过管道与气体净化器连接,且压缩泵与外部电源和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杆的顶端转动连接在纵向插入管的管体顶部,且控制杆的杆体外部固定连接有气体导向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66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